重庆小面
本人来深三年多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多少还是不习惯深圳的饮食。每逢看到门店是重庆两字打头的就特别亲切,忍不住想去尝尝。我已在现在居住的地方生活接近两年了,楼下有很多快餐店,记忆犹新的是两家“重庆小面”。第一家,老板应该不是重庆人,面做的也不是很正宗,也从没听到老板讲重庆话,味道还行,分量很足,去年楼下道路整改,就挡住了店面,我也没再去吃了。离这家店不到10米处,我发掘了一家由夫妻掌掴的”重庆小面”。我是奔着麻辣操手去的,每每吃起他家的,我就能想到在大学时期,食堂热销的6元一份的老麻操手,味道甚好。另外他们家的特色就是蔬菜和重庆的面店一样用的是藤藤菜,在深的其他面店基本都用生菜,这一点也让我倍感亲切。这几月我经常去店里,又品尝了些新品种,味道离重庆那些门店还是差些,但在深圳能吃到这样味道的重庆面已经很幸运了,算来我也是他家的常客了。
昨天,我点了份重庆小面,是用重庆话点的,好久不讲重庆话,有些生疏,老板很热情,问我味道要不要加重点,由于老板重庆话语速太快,我硬是听了五遍也没听清楚,后来老板娘才出来解释,问我是不是重庆人,看我讲重庆话,都是老乡味道可以吃重点。我微微一笑,心头满是感动,是呀,在深圳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谁会慢下来关心你的真实口味,我做的是生意,你为的是口粮。
这家店来消费的很多回头客,回头客也大多是重庆人,老板也与他们熟络了,客人一坐下,老板就会一一的操着重庆话问道,“大哥,还是麻辣牛肉面吗?”"兄弟,今天咋只有三位呢?“很多这样的场景,每次我在店里听着,心头也满是开心,大家聊聊天,唠唠嗑,在异地他乡,用着自己的家乡话,也算是”回家“了。
大多时候,我是拒绝想家的,自打我妈把我寄养到老师家,我就感觉自己没有了家,在哪里生计哪里便是家。而今发现,那只是自己心里的不快,我时时刻刻关注着重庆发生的一切,找寻着重庆味道。最后,愿在外谋生计的我们能早日拥有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