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媚娘
我不知道白雪媚娘为什么叫“白雪媚娘”。
白雪媚娘是一种糕点,或者点心,或者别的什么,总之是能吃的一种玩意儿。
开始吃白雪媚娘时,还在念高中,二年级还是三年级给忘了,反正还没有出门念书。高中的课程实在是让人喘不过气,所以我们常常趁着月尾的两天假期在外头闲逛。走的路多了总会饿,白雪媚娘就是我们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发现的。
我们常常在蛋糕店买分量最多,价格最便宜,最耐嚼的面包解饿。直到现在仍旧觉得奇怪,为何最好吃的面包价格总是最便宜?我们为了寻找最好吃的面包,陆陆续续把店里的品种都吃了一个遍,最后一致认为最便宜的那一款最好吃,百吃不腻。
当我们拿着心目中的经典款打算去结账时,发现柜台旁边的大冰柜里出现了一个新品种。凑近一看,原来是类似于大馒头的一种点心,署名“白雪媚娘”,价格是5元。没见过,没吃过,就想尝尝鲜。
放下经典款,一人要了一个白雪媚娘。走出店门,拆开袋子就开吃。白雪媚娘拿在手里冰冰凉,是刚刚从大冰柜里拿出来的缘故。
而且手感柔软,甚至不敢用力拿,只能托在手里。凑近嘴巴咬了一口,吓了一跳,原来是一层薄薄的,黏糊糊的面皮裹了一肚子的奶油。幸好面皮虽然有点黏,到底没有沾在牙齿上。奶油也很爽口,不像那些劣质奶油一般吃了满嘴的糖精味儿。
我们默默的吃着白雪媚娘,感受这款新产品带给我们的味觉体验。因为,吃完后要发表意见,讨论以后是否还要再吃它。
吃到最后,着实有点腻歪了。虽然奶油清爽滑润,到底是奶油啊。正当我们纠结是否全部吃完,还是将之丢弃时,奶油忽然就吃光了。底下是一块黄糕。就是在吃生日蛋糕时,藏在奶油底下那层柔软的糕体。
一口把黄糕吃进嘴里,结束品尝白雪媚娘的过程。夏彤说,“这白雪媚娘还不错,下次可以再吃。”
我拍拍肚皮,“就是吃到最后有点腻,如果再小一点就好了。”夏彤也赞同我的说法。
奶油仿佛完全占领了我们的肠胃,导致五脏六腑有点无法运转。我们跑去找柠檬水喝,灌了一大口,酸的鼻子眼睛嘴巴全都皱在一起。最后决定,以后吃白雪媚娘,还是俩人合吃一个就好。
话虽如此,每次饥肠辘辘跑到蛋糕店,还是忍不住一人一个。吃完后,又抱着肚子埋怨对方不制止自己。
等到我们考完高考,夏彤终于要离开我去别的城市念大学。我也离开家,走的比夏彤更远。我们很久没有一起吃白雪媚娘,也失去了互相埋怨的机会。
在异地求学,特别想念白雪媚娘的时候,就一家一家蛋糕店、面包店去找,总也找不到。疑心这是家乡特产,或者是那家蛋糕店心血来潮,自己创造的新产品?
我絮絮叨叨地跟同学讲述白雪媚娘,她们因为没有吃过,所以反应不大。因为蛋糕店里总有许多迷人的点心,实在比素昧谋面的白雪媚娘来的吸引人。
终于有一次,我决定也请外地的同学尝尝白雪媚娘。秋季开学的时候,天气依旧炎热。去学校那一天,我特意从家里早早出发,跑到我和夏彤常常吃白雪媚娘的那家蛋糕店,买了四个白雪媚娘。
店员很贴心地拿了纸盒子帮我装好,并且嘱咐我如果不能及时吃就放冰箱冷藏。
我肯定不能及时吃,因为我要带着这几个白雪媚娘,乘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带给外地的同学尝一尝。
空调火车的温度低的吓人,能把人冻僵,所以我不担心白雪媚娘的冷藏问题。上车后,我把白雪媚娘挂在窗口的铁钩子上,就让车厢的冷气去保存它们。
浑浑噩噩过了十几个小时,即将下车的时候,我把白雪媚娘取下来。掀开盒子看了一眼,发现它们依旧白白胖胖,没有破损,没有变形。我暗暗得意。
来到宿舍,把几个好朋友都叫齐,向她们隆重介绍白雪媚娘。谢谢她们,对白雪媚娘授予了很高的赞美。甚至过了很久,莉莉还跟我提起想要再吃白雪媚娘。可惜的是,那家蛋糕店却停售了白雪媚娘。我腆着脸向店员打听,她抱歉地冲我笑笑,表示也不知道为什么。即使我愿意舟车劳顿,也无法再给好朋友们带去白雪媚娘。
前几日,经过楼下蛋糕店时,我无意间瞥了一眼摆在门口的大冰柜,依稀见到熟悉的身影。直到昨日才想起来,那身影很像白雪媚娘啊。兴冲冲跑到店里,俯身在冰柜前细看。果然是它。只不过现在它叫做“雪媚娘”。
涨价了,9元一个。小了,比我以前吃的瘦了一大圈。只剩芒果味儿了,我请店员给我拿一个。
回到家迫不及待就咬一口,热泪盈眶,还好,虽然价格高了体积小了,味道还不赖。吃到最后,是一小块方方正正的芒果肉,取代先前的黄糕。
下次也带给她们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