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 开幕即刷屏,来的都赞:不容小觑!

展览规模的大小不在于空间的大小,重点还是要看作品的质量。这期,我们再次前往由设计公司打造经营了四年的当代画廊新展开幕现场,依然让我们感到「惊艳」的作品及当代艺术探讨的方向,来一起聊一聊遇见的未来吧。


EndlessWaveHangingValleys-EP ●展 览● 雕塑艺术家王立伟& 新媒体艺术家徐子薇 双个展#蛇口画廊主办# 还记得我们曾经报道过蛇口画廊冯君蓝的个展👉他用一辈子拍信仰,经过作品的人都被吸引而驻脚吗?那场展览让我们印象深刻。
日前,画廊又策划了一场关于时间的艺术展『未来已来』,将王立伟和徐子薇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双个展形式呈现,意在让观者去体验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对比和冲击,去体验人存在本身的真实及未知部分的意识领域的探索。

独树一格的皮质雕塑

《倾》 24x12x49cm牛皮、铜2019
雕塑作为一门古老的视觉艺术,其艺术语言、材料的选择决定了雕塑家可能会更易趋向于情感的宣泄,更易追求技巧的成熟,或强调通过长期的训练和艺术实践而获得的高超的造型能力。小编对于雕塑材质最常见的就是不锈钢、铁、树脂等材料,这次居然看到艺术家王立伟以皮质材料“包裹”已经成型的雕塑,真的让人叹为观止!简直像是给作品设计了一件「皮肤衣」。

皮革是一个生命存在过的证据,
我将这个“证据”融入到我的作品之中,
试图唤醒人对生命的感知。
——王立伟


《幻·生》 24x12x49cm牛皮、铜2019
画廊主理人周赫女士在开幕式现场热情地为我们讲解王立伟的作品,是围绕着探寻生命和体验生命这样一个主题来展开的,注重生而为人的内心感受。

一条线一层皮肤诉说生命的起始与结束,记录着生命流逝与温度。无论是愉悦、痛苦、欲望用雕塑语言来表达生命的张力,艺术家王立伟运用皮革材料的原始感塑造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体,让人产生一种贴近内心的心理感受,让人有一种回望生命本体、追思生命意义的联想。
没有边界的光装置
《环》 90x90cm 透镜、LED灯 2017
壁画系毕业的90后艺术家徐子薇,大学学习的是壁画专业,但上学时,她就表现出对“光”的兴趣。这一无形的介质突破了壁画的二维空间,能自由地运行,也承载了刚刚开启艺术之梦的徐子薇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

《我的身体,略大于整个宇宙》,90x90x50cm, 综合材料 (高透银白镀膜玻璃、高精度激光雕刻亚克力、银镜、超薄亚克力面板、变色PVC、超薄LED灯带)

她的作品基本都在围绕“光”这一载体进行创作,创作出光所呈现的未知、空洞的视觉体验,在虚与实之间探索,映射出具有无限可能性,但是又不可触摸、不法证实的意识空间。 《梦·蝣》王立伟 x 《环》徐子薇
我想从纬度方面进行转换,所以我选择了光。
——徐子薇


《环》、《离心力》体现出人为的刻意,映射出具有延伸的可能,印证科学家时间与光的描述:无限接近于不可能。有限真理的假设之中,在统一的时间和空间中没有准时开始和结束,在空间上也没有边界。”

作品解读&开幕式现场

《揭谛!揭谛!》王立伟 x 《未完成星球系列-5》 徐子薇

王立伟的《揭谛!揭谛!》名字取自《心经》,大概从字面理解的意思是逝去、远去吧。这是作者在经历过亲人的离别之后创作的,也是第一次出现头骨的符号,在塑造的过程中,故意没有把头骨做的很清楚,而是像假山石一样融为一体,模糊化处理。人物像从高空坠落,又与下面的头骨形成平衡的关系。 《蓝色骨头》 王立伟 x 《未来星球系列-5》 徐子薇 《蓝色骨头》“太可惜,也太可气,我刚刚见到你,你是春天里的花朵,长在了秋天里。”这是崔健在他的歌曲《蓝色骨头》里写到的。如果从更高的生命维度来看,生命的易逝于我们与于夏虫是没有区别的。海德格尔说过“向死而生”,理解了人生的有限,才能充分压榨人生的精华。这是自由与锁链的缠绵,是灵与肉的剪不断、理还乱。
《未来星球系列》作品与徐子薇自身经历相关,因为是独生子女的缘故,从小都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玩,作品映射着每一个个体,都像是置身在大的银河系里的孤独星球。



开幕式当天,画廊还邀请了艺术家沈少民老师分享《未来的公共艺术》拥有交互性的发展的趋势。而依托互联网、计算机、数字成像、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混合而成的新媒体公共艺术,通过灯光、声音、影像、图像 、为公共艺术营造了新的体验空间,也为其拓展了边界。


由设计公司打造的当代画廊

这家画廊是由万境设计公司旗下的画廊机构运营,再次刷新我们对当代艺术的认知。画廊主理人周赫女士非常热衷于当代艺术,是专业也长期于北上广深、日本、台湾等地区的艺术家代理关系。

画廊主理人 周赫女士
好物小队的成员都非常喜欢这家画廊举办的展览,他们策展和邀请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领域里都独树一格。艺术家们很有创造力,作品非常打动人。据悉,画廊有计划往公共艺术方向发展,链接商业地产项目与艺术之间的桥梁。




采访:王立伟

H:你的作品线条很突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王立伟:每次的构思之时除去考虑形体之外,有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线条空间布局以及疏密关系经营上,我把皮革与皮革之间的衔接处裸露出来,进而形成了一种绘画行的语言在作品之中,所以我有意将这种速写式的线条强调出来,经过整理运用到作品中,这种线条并不是依附于作品,而是凌驾于形体之上的。
H:可以跟我们说一下《空相》当初的创作灵感是受到什么影响而产生的?
王立伟:作为禅宗的初祖达摩,一直是被中国人,特别是以民间艺人为主的群体做成根雕、牙雕、玉雕等类似于手把件的,可供人把玩的器物形式。我记得有次在韩国参加展览时参观的一个的陶艺博物馆,里面有一批陶艺作品,明显能看出作者有很强的传统技术但又不满足于以往的传统题材,努力创新的尝试。那我就在想,传统与当代是泾渭分明的吗?如果用一种独特的创作语言以及皮革这种材料创作一件达摩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呢。于是后来我创作了这件达摩作品,取名叫《空相》。这是取自相传达摩圆寂的寺庙空相寺。在造型中我没有特定的参照,只是按照我臆想的形象去刻画的,可以看到因为我的这种独特的视觉语言,作品面貌和传统印象之中达摩的形象有很大的区别。

采访:徐子薇
H:你是如何看待光?它跟空间有什么联系?
徐子薇:光是一种充斥在空间中的媒介,可以看得到,但是未必可以触摸得到,纯粹是感知,是视觉的一种体验。我比较喜欢自然和不可控的感觉,所以我选择了光这个媒介进行创作,同时,它也是更好地体现空间的元素。
H:对于未来你怎么看?
徐子薇: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明确自己不要什么内容,任何物是都有生命周期,在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废弃物,只要我们换个视角看待物,余物的价值也会随之改变。
逛展除了让自己感受艺术家的当代语境外,还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震撼力和互动视觉体验,引发我们对于生活及艺术的思考。喝一口艺术精神食粮,或许更「暖心」喔❤️

『 未来已来』王立伟/徐子薇双个展
🏛 展馆:蛇口画廊(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南海意库2栋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