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mystery阅读(上)
珍娜·伊凡諾維奇——《二手情人》(7分,喜欢之作)
1996年英国CWA 搞笑匕首奖(Last Laugh Dagger)得主。
入围1997麦卡维蒂奖最佳作品奖。
作者1996年女赏金猎人斯蒂芬妮系列第二作。史蒂芬妮从表哥文森那里得到最新的工作是追捕一個開槍打傷好友穆格的男孩肯尼,好死不死這男孩竟然是喬.莫雷利家族的遠親。在调查中,乔一直如影随形的跟着她,希望借她的光能更早找到肯尼。不久传来穆格第二次被人枪击打中脑袋身亡,凶手开的车居然是莫雷利家族的李奥的车,虽然他声称车被偷了。在川顿市到处询问的史蒂芬妮被殡仪馆老板史皮诺出价1000元委托寻找24个丢失的棺材。史蒂芬妮偷走了乔的电话账单发现他最后打过几个墨西哥和萨尔瓦多的电话,但账单随后被乔顺走。在和乔沟通中得知史皮诺和肯尼、穆格是发小。史蒂芬妮找到穆格修理厂的同事“沙人”山德曼激怒了他,事后她车不见了,家里也被人闯入乱涂乱画。乔说出他目的,前不久警察遭枪击的案子里发现了大量军方仓库里的M16、反坦克枪等武器流出来,而肯尼被逮捕时的枪恰好也是这批货,更巧合的是肯尼4个月前就在失窃的军营里待过。大兵得知军火交易信息带着史蒂芬妮去看看,却碰到警方突袭。斯蒂芬妮在殡仪馆发现准备入葬的乔治少了根手指,随后肯尼找到她把手指放在她包里,提到史皮诺手里有他的东西。斯蒂芬妮从警方那里得知在一个废弃水管厂有人烧了一批棺材,她外婆提到这种型式的棺材是军方常用型的。斯蒂芬妮收到有人寄来从尸体上切下来的器官。她偷偷溜进史皮诺家,找到了肯尼威胁他的信。史蒂芬妮找到肯尼寄住的旅馆,但一直没等到人。史皮诺请她当保镖,当天他和史蒂芬妮外婆就被肯尼砍伤。史蒂芬妮家冰箱出现了一条人腿,乔调查后发现是山德斯的。两人绝对监视史皮诺的殡仪馆。
这本书让我比较失望。伊凡这个系列在欧美得奖无数,是90年代非常畅销的一个女侦探冷硬系列。但本作让我感觉除了剧情是不是有些搞笑外,其他方面真的一般。案子水准基本都停留在7、80年代冷硬水准,和字母天后、梅西米勒早期作品一个水准。本身也比较简单,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刚入门的赏金猎人能干啥。到了后期,知道了几个相关人的关系后,案子本身就失去了90%的悬念。女性的塑造刻画历来是女冷硬系列种非常重要的一环,但这类作品看多了后,也没发现本作有何新颖之处,毕竟本作创作年代已经是96年了,在此之前已经有太多成名的同类作品。所以本系列之所以能一炮而红,大概率还是因为搞笑的缘故吧。有空继续看完系列第三作,但总体在5个知名女冷硬中,本系列排第3、4左右吧。
东野圭吾 ——《假面山庄》(6.5分,一般之作)
作者1990年发表的第16作(大概)。和往年夏天一样,开药厂的森崎申彦夫妇邀请亲友到山庄避暑。受邀者有他们去世女儿朋美的未婚夫高之、儿子利明、外甥女雪绘、她的追求者木户、秘书下条 、朋美和雪绘的闺蜜阿川桂子。不料,平静在第二天凌晨被打破。两个持枪的男人闯入山庄,将在场八人劫持。众人不断设法自救:利用极短的外出时间写下求救信号,用定时器控制电闸造成短路……却都因有人暗地捣鬼而失败。当晚其中一个劫匪疑似被下了安眠药而睡着,另外一个劫匪控制夫人,其他人各回房间休息。第三天早上,雪绘被发现倒在血泊中,而凶手不可能是绑匪。众人意识到,比绑匪更可怕的人就在他们当中。雪绘当年撞车遇到了高之,但自己脚掌被截肢。之后两人相爱准备结婚,却在婚前3个月时在附近山路上开车坠崖而死。阿川坚持认为有人将她抑制生理期止痛药换成了安眠药,故意杀了她。而她直指就是雪绘暗恋高之下的手。绑匪准备撤离,申彦提出让绑匪带走雪绘尸体当人质,绑匪提出一个小时内破案才敢这样交易。
东野早期的本格,用了非常有意思的方式来呈现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发生杀人事件。加上绑匪和人质的二重关系,使得原本很简单的案件变得复杂。从中可以看到东野是一直在很努力很认真的写让读者感兴趣,有意思的作品,即使写本格也不喜欢很老套,而是写出不一样的故事来。但本作可能因为发售日过晚(导致当时2大榜单未入榜),也可能是我看完后产生那种比较简单的感觉,总之本作并没有在当时激起什么水花来。或许东野很不甘,导致几年后他决定放弃本格创作。但就本作本身而言确实质量一般,虽然最后的逆转稍微有点意外,但也并不是完全想不到的,毕竟过程中看到不协调的地方太多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本作已经展现了东野想要创新,想要写有意思的故事这样的目标,而他确实也巧妙的用了这种奇特的方式写了这本不一样的暴风雪山庄模式的作品。只是当时的他还不算成熟,或许现在的东野来写,本作会更好看。
迈克尔·罗伯森 ——《嫌疑人》(7分,喜欢之作)
作者2004年发表的心理医生约瑟夫系列首作。该系列隔年的第二作《lost》获得澳洲凯利奖。心理医生约瑟夫·奥洛克林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还经常帮助警方当谈判专家。年届不惑的他被他同为医生的兄弟乔克确诊罹患帕金森症,他作为性工作者人群的心理研究专家,受鲁伊斯邀请协助警方调查一起无名女尸案,中途意外发现死者竟是他几年前的同事兼病人凯瑟琳,她曾控告他性骚扰但随后马上撤销。死者身中21刀,此外还有很多自残的痕迹。约瑟夫在为病人博比治疗时发现他因为憎恨浪荡的母亲而怀着很强的杀意,同时他身上有股淡淡氯仿味道,携带写着21的字条。约瑟夫暗示鲁伊斯调查博比,但警长却发现他的经历和医生记录他的回忆完全不同。鲁伊斯打捞河里后发现死者重回伦敦是因为收到了约瑟夫诊所的面试通知,而且失踪当天还打了两个电话倒诊所。鲁伊斯逮捕了约瑟夫,他坚持不肯说出那晚自己去了以前的病人妓女埃莉萨那里过夜。48小时拘留期到后,约瑟夫被释放,但他面临工作、家庭的崩溃。他选择去利物浦自己调查博比的身世和心理经历。鲁伊斯通缉约瑟夫,后者发现乔克在他家里,当初案发时两人也在一起。更关键的是当年抛弃凯瑟琳的有妇之夫的医生很可能就是乔克,而博比也是他介绍过来的。
本作是作者起点之作,也是欧美当今非常流行的犯罪心理方面的作品。虽然这个邻域作品很多,但作者并没有老套的进入连环杀手的模式,而是更侧重分析犯罪心理本身问题。作品以奥洛克林过去同事兼病人的护士被杀开始,他一直为自己得了帕金森病而烦恼,并没有认真去配合警方。然而在警探鲁伊斯调查过程中,逐渐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了奥洛克林。随着他病人兼情人被杀,他的家庭、事业一夜之间都毁了,自己也踏上了逃亡之路,需要去寻找真凶和动机。这部作品在同类作品中只能说是一般偏上,和整个系列后期的《碎裂》、《请找到我》、《守护你》等相比还是比较简单,尤其是凶手身份方面中期就比较的明显了。但本作作为系列首作还是有很大的意义,一方面交代了主角和他的家庭关系,这点起码在后续的《碎裂》一作中有作用;其次这个系列凶手都有共同特点,喜欢用犯罪心理知识去犯罪并对特定对象设下圈套。这两点对今后系列的阅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笠井潔 ——《伊底帕斯症候群》(9分,经典之作)
2002年度日本本格推理排行榜年度第一位。
2002年度日本周刊文春年度第四位。
2002年度日本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年度第10位。
2003年第三届本格推理大奖得主。
巴黎的病毒學研究中心——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院弗兰索瓦得知非洲出现了和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极其相似的阿布巴基病,于是再度前往萨伊,却不幸自己也感染回到巴黎住院治疗。期间他得知巴斯德研究所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縱火了,而且縱火的人疑似是犯下無數重大刑案,被稱為「惡之化身」的國際恐怖份子,尼克萊·伊利契·莫查諾夫。弗兰索瓦委托来探病的我,娜迪亞·摩葛去雅典给研究所马多克博士送一封关于病毒研究的信。為了躲避矢吹驅的死敌伊利契的邪惡陰影,也為了完成友人的託付,我千里迢迢來到了地中海上克里特岛的斯发肯。路上我遇到了同来度假的瑞典女医生拉森,以及青年哲学家康斯坦,以及同住一个旅馆并第二天受邀准备去米诺托岛的戴达罗斯馆的美国作家、议员赛门.迪林格和阿诺.道格拉斯。然而旅馆还是没碰到马多克,反而留言让我也去戴达罗斯馆。该馆是美国最大血液生产商十字生技公司总裁亚历山大的私人岛屿和别墅。第二天我和康斯坦海泳发现了旅客迪达拉斯坠崖的尸体,旅馆经理马克声称自从他出门后晚上没人再回旅店。我邀请康斯坦一起去米诺托岛,在码头遇见了哲学家达吉尔以及化名他助理陈的驱,和研究米诺安文化的美国历史学家罗宾森,后者说被亚历山大的好友布鲁姆邀请上岛。来到岛上后我打电话给马克,得知警方在迪达拉斯房内没有采集到任何指纹,凶手只有可能在他被警方传唤期间才能溜进房内。此外山崖底下海里发现一辆车,租车人是布鲁姆(这两人名字既是《尤利西斯》里两位男主角,同时也是希腊神话里人物)。此外戴达罗斯馆的女主人曾是当地走出来的好莱坞女星伊雷娜,二战时她全家都被德军杀害,三年前她5岁儿子被人绑架性侵,之后精神状况一直有问题。
9人加上纽约退役警察波兹、2各仆人齐聚馆内。当晚吃过晚饭后众人在2楼聊天,驱送拉森回房休息。喝多了的道格拉斯想去三楼把拉森叫下来,随后众人看到他从三楼栏杆跌落至中庭牛像的牛角上死了,手里还拿着一张榆树叶。同时男仆巴西里斯驾船出海却被大浪吞没。众人想去营救他却失败了,女仆戴娜漪也被海浪冲走。回到馆内众人发现所有人的护照都被偷了,凶手只有吃饭时有作案时间,而嫌疑人只有马多克和戴娜漪。此外电话线也被剪了,众人被困在馆内。讨论后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能互相证明没有推道格拉斯的时间,即使消失的巴西里斯也无法在作案后从3楼逃离去码头。我发现榆树叶是从百科书里剪下来的,众人回来后又有人把那页纸撕了下来。第二天一早,拉森和我起来做早饭时看到中庭躺着马多克的尸体,手里同样握着榆树叶,第二尊牛神像角上抹了血迹。验尸后发现他被勒死,房内报告也不见了。拉森告诉我她是最早发现病毒的医生奥赛的妹妹,她和马多克、美国CDC布鲁姆等人一直在研究这个不为人所知的病毒伊底帕斯症候群。这次的会是布鲁姆组织,他在美国男同里发现了多名类似的患者,于是召集了这些人。但有一个马鲁波被邀请了并没有出现。波兹承认自己是布鲁姆请的私家侦探,其他这些人都是曾与得了伊底帕斯症候群死去的人有密切关系。下午6人去外面搜查,驱和被怀疑的罗宾森留守。快到3点汇合时拉森和迪林格被射杀,前者还在地上写了疑似“米诺托”字样,两人手里分别拿着榆树叶和刻着风信子的耳环。众人回到馆内,驱在图书馆看书,而罗宾森在3楼露台看到了波兹的一些的活动细节,3、4号牛神像被涂了血。罗宾森害怕被杀选择把自己锁在2楼亞莉阿德妮馆内。晚上波兹和康斯坦搬到了我的隔壁。半夜2点我接到神秘电话,随后在窗外看到中庭有戴着金黄色牛神面具怪物爬向2楼楼梯。3人找不到驱和达吉尔,随后赶往2楼亞莉阿德妮馆,破坏玄关门锁后在主卧窗户缝隙看到罗宾森被渔叉刺死。但众人拿到斧头砍坏门进入房间后却只看到拉森被割下的人头和三个人偶上挂在衣架上,头上放着涂黑的白杨树叶,耳朵上挂着一个风信子的耳环。罗宾森的尸体不见了,此外还有一套复杂的水中枪自动发射装置。现场呈现三重密室状态,最外面的玻璃房是波兹在外面上的锁,而里面3道锁都是从房内部上锁状态。第三天早上达吉尔自称为了安全晚上偷换房间睡死了。波兹坦白了他一直在调查乔治被性侵案件,并锁定了5各嫌疑人,罗宾森就是亚历山大。大家来到马多克的房间,找到了之前失踪的护照,以及我带给他的报告。我们三人来到海边道具房,波兹说昨天罗宾森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凶手给了他钥匙(一串上包含了亞莉阿德妮馆的卧房钥匙),但当时道具房有人进去过门没锁,里面放在巴西里斯和黛娜漪两人的尸体。我按照之前驱的哲学理论进行推理,但随后我看到罗宾森心脏被水中枪鱼叉射穿的尸体从海上飘过来。我逃回自己的百合房自我封闭,在报告中看到奥赛接触的10多起女性病例都源自4年前当地一次割礼,其中有自称罗宾森的教授带着年轻女护士去参观。随后看到达吉尔来到康斯坦的房内,我摸过去后发现波兹被打死,康斯坦受伤,达吉尔不见了。
这部700多页、50多万字的巨著,我花了国庆节期间整整7天才看完,差不多创下了看单本书最长时间的记录,估计起码15个小时以上。整部作品看完后让人激动不已。虽然我并非本格死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本作依然是近3、4年来看过最为出色的本格推理作品,和前两年看过的人狼城不相上下。本作在国内评价并不算高,最大问题还是中间穿插了大量哲学讨论,以及大量希腊神话的介绍,这两块占比估计分别在10%-15%左右,使得本作阅读难度极大,不亚于四大奇书和京级的作品。也因此本作真正有价值的核心内容会被很多人忽视。其次诡计的让人失望,从作品谜面来说还是很华丽的:三重密室,暴风雪山庄,无人生还,比拟杀人,不可能犯罪,多重解答等等,可以说该有的元素本作基本都不少。但是核心的密室诡计反而有些简单,尤其是物理诡计也被不少人吐槽是柯南式诡计。不过我个人认为本作完成度极高。第一从作品内容来分析,本作故事发生年代应该在80年代初期(83年之前),而阿布巴基病就是影射哪个时候还不怎么引起关注的艾滋病。作品中包含大量炫学知识,关于希腊神话、历史故事,毛派和左翼激进思想、爱与性、伊底帕斯故事、处刑意义、密室和暴风雪山庄、同性恋、监禁理论等内容。虽然未必全对,也未必都有用,但大部分还是契合后续的推理,算是合格的推理依据和基础。尤其是作者引用了大量实际存在的哲学家傅柯(现实中他也是因为男同得了艾滋病在84年去世)理论,同时用现象学来诠释案件和象征背后本质问题来破案(尤其是凶手要把岛布置成大密室的核心动机问题)。不管看得懂看不懂,这样的结合和风格肯定是值得表扬。推理小说的多样性肯定是今后的趋势。第二,作品虽然宣称是哲学推理,但其中大量内容还是保留了传统的逻辑分析。尤其是对于牛角上的血迹和树叶等比拟神话中的内涵,这段从哲学的象征意义讨论开始到后面主角的推理分析相当精彩,直接将复杂而又混乱的案件理出了一条清晰思路。可以说这部分推理是我个人给的高分项,水准不亚于任何欧美黄金时期的水准。第三,作为争议比较大的那个三重密室,其实作者完全没把重点放在锁门上,而是如何迷惑当事的3人上。真正的诡计部分,既填上了密室最后一块拼图,同时又完美的契合了动机,给真相制造了更为混乱的迷雾。推理作品发展至今真的没必要去期待什么新诡计了,能改造好、合理的使用好才是真的今后的方向。第四,作品各元素之间协调性很好。前面说了本作元素很多,比起很多梅奖的大杂烩来说,本作更偏向是一部标准的本格推理,而不是大杂烩强行堆起来。三重密室结合了掩盖动机和孤岛的真正动机,暴风雪山庄的出现也一样有着双重动机,比拟杀人则是动机与动机的博弈。可以说里面每一个元素都有着彼此之间的关联,虽然剧情和动机很夸张,但谜题解开后却又完全没有违和感。真的很难想象这么庞大一部作品能打磨的如此精细,相信本作绝对是作者最经典的一部作品。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个人年度第一应该会在本作、涂佛和后面看的魔匣三本之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