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暴走苏城(沧浪亭-留园-虎丘)
看到友邻安利苏州园林的一元门票,前两天试着买了一下,除了拙政园居然都有,果断请了快过期作废的年假。正好之前还想着要去苏博看金龟负论语玉烛来着,这趟就都齐活了!
前一天晚上接了单五点十分出发的顺风车,其实时间是最好的,可以到苏州等园林开门,路上躲过早高峰,园子里人也少。但想想实在起不来,商量了下还是六点半出发。
刚刚好七点前下高架,一路还算顺畅,而对面进城的车道已经塞满了。高速上也还好,不过九点前还是体验了一下苏州的早高峰,但比杭州总归是好太多了。
乘客是某综合体里边做美甲的,跟我说她们商场停车前三小时免费,我一想倒蛮好,本来苏州老城里路不好开车不好停的,于是放下她把车去地下停了,坐地铁进城。在进站口跟威威吐槽,丫的支付宝银联metro都不能用,非得下个专门的APP。到乐桥换乘,上错一边电梯,又刚刚好错过一班。三元桥出站,我去竟然没有共享单车!实在是很不习惯了,当然这样街面上就比较清爽,这也是事实。沿着人民路往南走,对面文庙围墙里是大成殿巨大的歇山顶。然后发现自己傻了,怎么不把可园的门票一起买了顺便看掉呢?不过今天的时间也不是很够,留着下次来也好。这样的遗憾不止一处,后来赶着去苏博也没来及看一下昆曲博物馆、评弹博物馆,西园寺就在留园隔壁要是时间够肯定还想再去一次的,双塔市集去了双塔也没有顺带便去掉。

啊呀沧浪亭的入口真是绝了!一道曲桥引导向那个盈盈一水间的苍翠清凉世界。与一般园林用高大的围墙阻隔比起来,河道的界限是隔而不断的:游廊和楼榭的后窗向街市敞开,又借入沧浪亭街与可园正门的街景,更有一种开朗的性格。本来古典的城市园林是追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效果,即鸡贼的传统士夫既不愿放弃城市生活的便捷,又希望保有山水林泉的清净,更借以标榜自己清高隐逸的趣味和志向。可能沧浪亭多数时候是作为公共园林,所以虽然不排斥这些传统的意涵,却也并不与世俗隔绝,开阖之间进退裕如。




进门是假山作照壁,也是自出心裁不拘一格的设置。右手边拐进第一个院落,是没开放的茶室和办公室,天井里两只晒太阳的小猫舒服死了。出来沿着游廊上去,一步一惊叹,怎么可以这么好!只是围着小小的池子短短的一圈,再加上清香馆后边的半周,其实单单从刚才藕花水榭的墙角到正对门厅和池塘正南边这一段上坡,就惊得我一连不知几个卧槽,棒呆了!讲道理沧浪亭的水除了入口处的惊艳,便只这小小的一眼,好处更在山。而沧浪亭所在的小丘固然经营布置十分自然妥帖,能成为各处绝佳的借景,但也难说有格外出奇之处。至于看山楼则更像是个太湖石堆起的高台而已了。唯独这一段似乎漫不经心的上坡,正正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山势”,什么是“登临”,还有爬山时那种高下稍差,角度稍转,而景物霎时为之一变的丰富有趣的体验。小时候写作文会说“如在画中游”,那不过是夸某处风景好看,现在想来,中国山水画讲究可观可游,不仅是好看,还是个可以进入的空间,而沧浪亭的这段游廊恰恰是那些画中山路的意境,在山林中若隐若现,引导人们进入更深更神秘的境界。在这里要毫不掩饰地拉踩一下:之后去的留园也有类似起伏环绕的游廊,且规模大得多,却非常工整乃至于呆板,全然没有沧浪亭这里的趣味了。









沧浪亭的厅堂建筑也很舒服,从看山楼后边望错落的屋顶,多是朴素的硬山顶,像古画中点缀的山房。翠玲珑对着竹林,绿色苍苍映进来,非常素雅。明道堂高而敞亮,四壁通透,尤其是北面,沧浪亭和整座山都成了背景,很像个园的宜雨轩了。(明道堂是顾廷龙书匾,沧浪亭是俞樾题额,下午在虎丘山门看到一块匾是梁漱溟的字。)总之沧浪亭的房屋非常宜居雅致,人在室内只觉得放松自在,和留园巨厦里的正襟危坐全然两种体验。




沧浪亭的花木也很好,除了各处的竹子,许多落叶树开始呈现深浅不一的暖色,最喜人是后门口临水一株果实累累的柿树,看着就觉得喜兴。

园子里游人不多,旅游团是不见的,多数倒是苏州本地的老人,还有带着小毛头的,边逛边攀谈,一口甜糯糯的苏白,讲的都是日常物事,轻声细气的,老嗲了。
沧浪亭出来去双塔市集吃中饭,沿着沧浪亭路走到底转弯,再贴河边走到乌鹊桥路。发现颜文樑纪念馆虽然门脸的希腊式立柱很气派,侧面只有薄薄的一层哈哈哈。没有共享单车,研究了一下发现公共自行车可以刷支付宝,于是一路骑过去。以前是人民路修地铁,现在是临顿路凤凰路在修,有些地方不太好骑。望星桥北堍是我喜欢的那种小路了,骑到底双塔市集就突然出现在街角。原先以为是小型农贸市场,没想到就跟姚园寺巷一样是居民楼底下的小菜场。到干将路上还掉车走回来,进去逛了下就还行,蛮特别的,但说不上喜欢,总觉得太日式了,哪怕用了很多苏州码子什么的传统元素,风格上还是有点太和风,也有咖啡馆什么的小资去处。前边的食肆跟综合体里差不多不过摊位小些光线暗些,后半边就还是个菜场,好处是非常干净,没一点污水横流,倒像大超市的生鲜区,只是各家是摊位分开的。



原本还担心大嬢嬢的鸡头米会不会过季不卖了,结果还有,还蛮糯蛮有嚼劲的,就是没化开的白砂糖差评,有点不走心了。这么一丢丢当然是不能当饱的,想起刚刚走过来有家藏书羊肉不如去尝尝。路过一家卖甜酒酿的,给我试吃了一小杯,讲真虽然量很少但是杀杀瘾头足够了,可是白吃了人家的东西不买又难为情,就买了最小份的。我是想多要点汤汁当饮料喝的,她却只肯舀两勺,说多给点饭好了,那个就是发酵后的饭渣渣有什么好吃的啦!后来我把汤汁喝完又把饭里的汁水逼(滗?)出来点喝掉,饭渣全倒在易腐垃圾里了qwq。藏书羊肉原来是白切的啊,汤也是白汤,清清爽爽,蛮好的。周末自家也烧羊肉了,从小吃到大都是红烧的,当然也很香很鲜很入味,至今到天寒便要想的,但年纪大上去口味越发清淡,倒觉得这碗白烧的羊肉面干干净净特别好,最后汤头也喝个精光。听老板娘跟别人讲谈,已在此地开了廿几年了,果然进来的多是常客。有趣的是她守着案头切肉,跟灶头上下面的苏州大姐讲土话,跟打杂的苏北(或安徽?)大姐就讲不标准的普通话了。



本来想沿着仓街走去苏博,但就绕远了,于是还是从平江路穿过去。反正每个城市都有这么一条“风情街”,南京是夫子庙,镇江是西津渡,扬州是东关街,杭州是河坊街,充斥着千篇一律的义乌货旅游纪念品和并不地道的小吃(永远有臭豆腐= =),以及各种汉服妹纸。以前很讨厌这种被剥夺了“原生态”野蛮商业化的老街,现在觉得就当个人造景点看看吧,毕竟有多少原生态能留存下来呢。如果没有明确的意识、强力的保护和持续的资金投入,任何风貌都抵御不了资本和政绩的侵蚀吧,平心而论苏州的老城在发达地区已经算保持得相当好了。南半截开发得更成熟些,路也宽敞,店面也齐整,不免有些文艺“书店”、丝绸店、茶馆、小吃摊,甚至还有猫咖,也能偶尔望见河对过一些日常的场景。北半截就很逼仄,店面也推扳许多,属于有点商业化又没有彻底搞好的状态,不太行。按我的喜好还是爱在与平江路垂直的那些小弄堂里穿行,但这次肯定是没时间啦。




到了苏博也是直奔主题,常展已经看过好几次了直接略过,匆匆下楼去临展厅看特展。这次是黄金主题,主要还是来看金龟负论语玉烛,上次去了镇江博物馆也没看到,不过也确实是金贵,苏博能请得动是很给面子了。对这家伙印象实在太深刻,小时候翻老爸书架上的书,有一本《国宝大观》非常喜欢不知道来回看了多少遍,对古物的爱好很大程度是从那本书开始的。其中这件文物就属于有让人过目不忘的魔性,毕竟造型太独特了。看到实物当然很惊喜,不过比想象中略小些,鎏金也黯淡许多,筒身也有明显的修复痕迹,但也更清楚地看到荷叶盖的卷边、上面荷花苞造型的扭、筒身上錾刻的对雁纹,确实精妙无比。总觉得每个时代有各自空前绝后的艺术品,商周的青铜,汉代的玉,宋代的山水和瓷器,明代的家具和香炉,而金银器必须是唐代的独步乾坤。这次展陈品类还是很全的,唐代前后固然各有各的好,但唯独唐代出土的金银器(尤其是那几批窖藏)能够把大气、精美、不同的地域风格和超绝的想象力熔铸在一起,打造出令人惊叹的绝美器物。



有不少都是老面孔了,主要在几年前浙博的《意匠天工》那次特展的金银器板块看过,像法门寺的熏香球那些,陕西何家村那批,波斯风格的高脚壶这些都是。草原风格的金带板似乎在嘉兴看过,三星堆的鎏金青铜面罩类似的是在良渚的特展见过,还有那些金发饰,耳环发钗分心头面狄髻什么的,都眼熟,大抵是从长三角各家借展的。这些也都只能走马观花扫一遍而已,展品的介绍更没时间细看了。







因为最近在学山水画入门,想去二楼书画馆看些真迹,学以致用一下。没想到在搞馆藏梅竹的专题,一幅山水都没有,好吧,倒是节约时间了。苏博的动线是非要从忠王府出去,为了抓紧时间就沿最短的路线直接出门了。原本对贝聿铭的设计就不算特别喜欢,后来苏州各处公共建筑还滥用类似的符号就更不喜欢了,后知后觉知道张园的事情以后简直就是讨厌。虽然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苏博应该算比较成功的了,但这一切如果建筑在本身的傲慢自大和不尊重上,岂不是十分可悲的反讽呢。
一路往西朝报恩寺走,苏州就是走断腿啊,好在老苏州的街景总是有意思的。我真是爱死北寺塔了,下次有时间再来爬吧!也来不及吃对面的绉纱汤包了。坐地铁去停车场拿车,开去留园的路上望见桥下有几座仿唐的建筑,挺新的,塔刹啥的还金光闪闪,瞟一眼导航果然是寒山寺,只是周围现代化的城市景观跟“姑苏城外”四个字的意象反差实在有点大了。




停车入园,刷二维码,闸机说“一元活动票”的时候好爽啊哈哈哈哈!
留园好大呀!像个大公园!游客也好多!毕竟顶着四大名园的title,不过我对颐和园避暑山庄这种北方皇家园林向来不亲近(当然也好,但是不亲),拙政园自然不错,留园么,平心而论也没什么不好,但就是挺无感的。相比起来寄畅园就更有意思,此外沧浪亭、郭庄、艺圃这些,固然要列入四大可能分量不够,但我私心却实在喜欢,哪怕环秀山庄的假山或西园寺的池水,都觉得比这偌大的园子更有味道。留园更像个集大成者,种种造园的手法都齐备了,游廊漏窗,掩映借景,叠山理水,听泉赏石,技巧上也很有些精妙之处,只是自己觉得不够动人。可能还是气场不合吧,虽说留园的历代主人都算是读书人,整个给我的感觉却更像是富商(尽管应该是儒商)或巨宦(尽管也是读书出身)的宅邸,无论空间尺度还是细节布置,好像气派有余而雅致不足,会让我想起扬州的何园、个园甚至杭州胡雪岩的宅子(哎呀下个月就要搬去那旁边了!窗外就是吴山,三分钟就能爬上去,楼梯口望得见城隍阁,小区门口就是察院前临安城遗址,虽然交通不便却真的是古都临安的核心区了),却觉得少了点书卷气。唯独很喜欢假山后面的自在处,小巧的楼阁很是秀丽。临水的幽溪不免有些刻意,五峰仙馆排场是极大了,后边的鸳鸯厅也是,正对着冠云峰。主人之得意是能理解的,但用一大片园子把石头这么供起来,实在有点太炫富晒宝的意味了。反倒是大厅侧门转去池塘时,拐弯处有块太湖石的轮廓正好被夕阳勾勒出来,金光穿过石头上的孔洞,一时觉得惊艳。当然留园还是有许多好处的,有个妹纸在写生的院落一角,湖石配芭蕉,就很干净漂亮。作为背景的几株高大银杏开始转色,要是再晚些来林木的色彩更丰富,大概要好看许多。总之留园如果不来一次不晓得是怎么回事,总会是个缺憾,但看过之后似乎并不会想一定要再来,不像那些园子去了还想去,想看它们不同季节不同时刻的样貌,长久不去便又要转念头了。














虎丘这么大第一次来实在是说不过去的,从小听评弹多少故事起自这里,《玉蜻蜓》里的志贞师姑便出家在虎丘山背后法华庵中,《三笑》的缘起也是华夫人到虎丘烧回头香,唐伯虎会错意以为秋香三笑留情。
开到停车场,看门的老头子问:“买婚纱啊是到虎丘呀?”哈哈哈我一个男孤身一人的来买什么婚纱啦!不过这边的婚纱市场果然是很有名了,虽然从市场穿过去的时候扫了一眼,就有那种大喇喇写着“轻奢风”的,居然连婚纱也网红化了。秀禾是那种我很不能理解的嫁衣,又不是真的刺绣,就全是土土的塑料珠子,特别廉价的戏服感,像是早年景点拍照那种租的道具服一样low。虽说婚礼本来就是演一场戏了。
跨过七里山塘,山门进去一路都是古迹,层层叠叠,到千人石更是要文物密恐了,果然是吴中第一名胜哇,历代的文化沉积都堆在一起了。生公石当然是很有意思的传说了,经幢和傍晚的上弦月一时分不清古今,二仙亭背后满是摩崖石刻。以前一直不太能get到颜真卿,就觉得跟他这个人一样,太过愚直。可是看到这“剑池”两个字就被镇住了,还是他原本的风格,但力量实在太强大了,就只能目瞪口呆那种。






剑池本身也像是武侠片里的场景,峭壁,深潭,斜长的上坡,头顶飞架的石桥,最是适合剑客决斗的布景。云岩寺屡毁屡建,现在的大雄殿实在有点寒碜,倒是塔前的遗址摆着柱础更有苍凉的古意。终于见到这地标性的斜塔。其实谈不上精美,历代的修葺也很混杂,好多面砖石刻画的直棂窗和叠涩都被石灰糊了起来,外立柱部分也都是水泥划上横线拙劣地模仿砖砌的效果,大概是为了结构上的稳定吧。尽管如此还是令人赞叹,造型古朴典雅,而且是那样经典的形象,犹如六和塔与钱塘江、一桥组成之于杭州最典型的景观。况且江南能留存下这么古早的塔也实属不易,不像北地多少辽金宋元的巨构,也别提49年后江南尤其浙南拆了多少古塔,妈蛋!再加上塔里出的那么多文物,可真算得上是“宝”塔了!从后山下去又从西边兜上来,夕阳在朝向西南的半面打上金红的光,看不到雷锋夕照看看云岩夕照也是好的。快乐的一天将要在这片美好的天光里慢慢结束,发现自己一个人玩得超开心的能力丝毫没有退化,却开始会觉得,如果那个人也在就更好啦!希望还有无数个清晨和傍晚,可以跟喜欢看早霞和日落的你一起度过!






一直待到天色渐渐暗下来,照亮塔身的灯光渐渐明亮,游人也渐渐散去,除了偶尔一个保安悄无声息地穿过塔院,周围静悄悄只剩我一个人。虽然把衬衫外套都穿上了还是冷,却又舍不得走。半圆的月慢慢爬上来,它一夜夜画着弧线,残破的塔却长久指着那个角度,它们相识已有千年,而我们只是一瞬。借着幽暗的灯光下来,又在千人石上逛了一下,在“剑池”两个字前发了会儿呆,耳边只有第三泉泠泠的水声。忽然喇叭里响起清场的广播,好了,心满意足地离开。




吃了威威的安利去淮海街看看顺便吃晚饭,确实挺和风,路窄窄的,店面也普遍低矮,日料的比例很高,店招也都很像日本风格,最要紧的,适合拍照发票圈抖音小红书。点评上找了家,进去一问没座,换一家,服务很一般,东西么,就那样吧,荞麦乌冬冷面挺清爽的,一整条烤鱿鱼也还行,对着一缸帝王蟹吃完了。我大概还是不配吃这么高级的东西,还是觉得中午的鸡头米羊肉面好吃多啦!长了一个土胃哈哈哈哈。




开回去快十点了,常台高速这段永远堵,货车多得要命老是要借道,八九十码跟高架有什么区别?作为苏南浙北唯一的高速这么多年就两车道真的是说不过去啊!不过那个省界收费站总算取消了。
-
今夜德令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1 17:38:57
-
x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6 17:32:27
-
May默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5 00:33:55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1 21:37:09
-
空山新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03 08:54:02
-
兔子吃萝卜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30 15:25:5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30 15:16:25
-
cookradish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30 11:20:51
-
管理理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30 09:58:00
-
郗非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30 09:19:20
-
短袜子歪歪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9 20:20:49
-
狗不理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9 17:58:17
-
high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9 16:56:32
-
追月的橙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9 16:27:25
-
北极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9 12:42:58
-
追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9 07:44:24
-
Mortal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9 01:03:37
-
玉宇清澄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9 00:48:49
-
boh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9 00:16:00
-
手可摘星辰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8 23:47:57
沈默🌈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0223横泾
- 20250220鄂尔多斯金属器和丝绸之路货币展 (3人喜欢)
- 20250125小学同学会 (1人喜欢)
- 20250110上博(接上篇)
- 20250110上博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