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作为爱的筹码
——读叶慈诗《当你老了》
前记:西方诗歌,对于从小浸泡在中国古诗中的我们,不免显得十分生疏,只浅显的阅读过几首诗歌的中文译文,其中印象深刻的也不过课文中寥寥数首《未选择的路》《我愿意是急流》等等。只有一首诗,从第一眼看见之后,我就着了魔似的再也难以忘怀,这首诗便是《当你老了》。
说起第一次看见这首诗,富有戏剧性的是,是在高一语文的期中考试上。阅读的短文是一篇含义很深刻的文章,其中引用了叶慈这首诗中的两句话,可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看见之后,居然忘记了这是语文考试,注意力全集中在了上面,一遍又一遍的看这两句话,还写在了草稿纸上。虽然作者在后文提出的观点是与这首诗背道而驰的,我却在答题的时候忽略了作者的观点,于是那次考试诞生了我语文阅读的最低分。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是谁的诗,也没有看过全文,但是那两句话却牢牢的记在了我的心里。
直到高二寒假的时候,为了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上网找一些英文诗歌来阅读,慢慢的就翻到了叶慈的词条,当再次看到那两句诗歌的原版英文时,我先是疑惑了一下,然后一看中文翻译,心里不禁大喜过望。于是在那个寒冷的冬夜,我将这首诗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揣摩,对比中文翻译,越读越有一股浓浓的哀愁在心中飘散开来,弥漫了整个小屋。
这首诗全文如下: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在这首诗歌众多的中文翻译里,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袁可嘉的版本。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中间的一段,“多少人爱慕你青春欢畅的时光,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便是我在考试中沉迷的句子。诗人叶慈自己,一生只有过一次爱情,但是他的痴情却最终没有打动女主角,这个爱情故事以悲剧收场。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他的作品里总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的原因吧,给我的感觉像极了李商隐。
读他的诗,禁不住就会幻想这样一个场景,冬夜的山顶小木屋,年过中旬的诗人在一盏摇曳的灯光下凝望,他眼底出现了爱人的面目,出现了她那柔美的语调,姽婳的神情,她优雅而又充满活力,赢得了无数人的芳心,但是那些人仅仅是拜倒在她的美貌和身姿下,却不是真的爱着她。想到这里,诗人不禁痛苦无比,他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而痛苦,更替自己的爱人担心,担心她寻觅不到像他那样爱她灵魂的男人。诗人如坐针毡,那灯光忽明忽暗,他的心也一阵凄凉。于是他走出了木屋,抬头仰望明亮的群星。一阵风过,飘忽的云朵遮掩了星星,忽的又放出光芒。诗人的眼里盈满泪水,他的生命终将消逝,而他的爱情是不是也只能在星星背后遮掩自己的脸庞?那坚贞的、不屈的、时刻准备奉献的却又无可奈何的爱情啊,唯有企盼自己的爱人垂垂老矣之时,能够明白自己的心吧。于是诗人快步奔回木屋,饱含深情,奋笔疾书,纸上跃然着的是他孤独的爱情,感动的却是后来所有看过这些句子的人。
如果任何一段感情的筹码是自己慢慢消失的生命,我想世界上大抵没有什么能与之相比了。爱情,这个在青春岁月里,是一切美好而又刺激的代名词,它的真谛,是不是能够以时间来衡量呢?我一直在寻找答案,也一直寻不到这个答案。
在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女孩子的时候,我所向往的爱情无疑是一连串的精心准备的邂逅,表面波澜不惊其实心照不宣的默契,以及不大不小的曲折和最后的大团圆结局。那个男主角要么是才子,要么是酷酷的乐手,要么是外表冷漠内心火热的邻家男孩,符合心中所有爱情的面貌。
其实归结起来,当时的我是以美好作为爱情的前提来幻想的,一切的年轻,才华,性格,都是美好的因素。所有的因素加起来,就是一段美好的情缘。那么,这世间有多少人,或者是因素,能达到美好的标准呢?在面对不得不面对的不完美的时候,个人之间的选择就千差万别了。有的人,选择外表相对的美好而忽视内在,有的人选择内心的至善至美,外表就不显的那么重要了。我无法评说哪种选择是对哪种是错,我只知道,这两种选择导致的爱情是不一样的。
我想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时间能够改变外在的美好变为衰老,而磨砺内心变的坚强。追求外表美好的那些人的爱情是经不起时间推敲的,而人的内心会被时间粗糙的大手打磨和把玩,会变的柔软而又百折不挠。这是一颗闪光的心灵,足以配得上任何坚贞的爱情了。这时候,年轻不再是一个已经失去的梦境,而是年老时拥有的财富,用来填充自己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时候的爱情,经历了一生的积淀,那一个目光,那一声呼唤,那轻轻的摩挲,都是那么有力。时间就是有这样的力量,他轻轻松松就能毁灭一个人骄傲的资本,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世人拼命追求的美好藏在毁灭之中送给他,在他年老的目光中浮现真爱的影子。只可惜世人大多舍本逐末,不禁叹息。
那些在我们看来平凡无奇的人们,谁也不羡慕他们的生活,可恰恰是从这些人的身上,爱情闪光的模样浮现出来。记得高三毕业放暑假去电影院,皮克斯的动画《飞屋环游记》里面比尔老爷爷和他的爱人一生的经历,仅仅被浓缩成寥寥数分钟,从他们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一直到耄耋之年,一直到老奶奶死去之后空空的房间。隔着厚重的3D眼睛,我的心和眼泪一起颤抖。回忆是如此巨大的包袱却又是那么甜蜜和不忍割舍。那是两个人点滴的生命所共同谱写的爱情之歌,早已超越了肤浅的肉体之爱了。
人性本来就隐藏着自私的成分,那是因为生命的不可逆转性。但是,如果有一个人,让你能无惧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正在消逝,来追随她,来仰慕她,陪伴她,把自己年轻的一切最好的瞬间毫无保留的献给她,不惧她有一天会老去,会死去,愿意就算没有她的存在,也要用尽自己的生命将你们共度的所有时间封存在回忆里,为了不忍忘却,于是总放在心里最显眼的部分,笑着回味,眼泪却不停往下掉,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毫无疑问,这是爱情。
此时此刻,,浮现在脑海的是一连串的面庞,他们或者是我周围的人,或者是电影里面的人物,此刻,他们无言的站在我面前,有的神情安定柔和,有的悲伤失落,有的热情似火,有的却冰冷如霜,可是他们的目光底下全都闪烁着希望,是用生命书写的,他们对真爱的希望。其中有一张面孔,属于叶慈,另一张面孔,属于自己。
从前,看见过一句话,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将以死来句读。这句话来的太过剧烈,可是历久弥新的情感是附着在生命的消逝上才能形成的,所以深情需要冒很大风险,可是我不希望每个人的爱情之路都像叶慈这样曲折,我希望,真心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这样一个人,这个人在你年老时,依然能颤抖着双手握住你的掌心,一边引领你轻抚他额前满布皱纹的皮肤,一边轻轻低语,这些,是我爱你的痕迹。
那么,便不枉此生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