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每月发炎案
2020.9.4
这个小患者是个小女孩,7岁多了,扁桃体从很小的时候(具体什么时候家长记不清了)就开始每个月发炎,化脓,高热,当地查血血项高,用抗生素能好,但是一到一个月又开始发炎,化脓,高热。

这个患者本来不是我的患者,科室2个大夫已经从5月份看到9月份,各种方法都用了,方子也开了很多,有用过透脓散加减、升降散加减、小柴胡加减、引火汤加减、千金苇茎汤加减、甘草桔梗射干汤加减。效果都不理想。正好这次又到月初了又发炎化脓发热了。


一诊 咽红 ,大便干,发热最高38℃,发热时头痛,无汗无外感表证。舌淡苔薄白。
处:
桂枝 羌活 荆芥 生薏仁
蒲公英 板蓝根 知母 赤芍
败酱草 黑附子 干姜 桔梗
枳实 炙甘草 姜枣为引 3剂





病势仍炽,守方加减




中间发热的时候,初诊的大夫和大夫助理比我还着急。告之,发热是好事,免疫系统开始干活了,该烧就得烧。我们不看她烧不烧,让她脓排完就好了。
这就悠悠来到10月份,十月初,孩子一切都好,嗓子长了一个小脓点,又自己消下去了,打破了每个月都发热的惯例。
下班了,有空继续写
十月过了半个月也没什么情况。家长和孩子都挺开心,去当地农家乐吃了柴火烧的地锅鸡,口味比较重。家长和孩子都出现咽干口干。没几天孩子受凉后于10月18日嗓子又开始化脓。


问了情况。有鼻塞流涕,有嗓子发炎,化脓,体温在37℃上下波动,二便正常。家长比较担心。
法用发汗排脓





守方巩固2剂,愈。这次虽然化脓了,没烧起来,没耽误孩子上幼儿园。

按:
大论曰: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这种化脓性的疾病反反复复,好好坏坏,甚至定期发热化脓。虽然不是肠道中的肠痈,但其实本质是一样的。
薏苡附子败酱散其实讲的是一个治病的道理和法门。
附子大热之药一般来说发热化脓的是不用的,但是这个病案里面的病号是久病,长期这样,虽然身高体重还可以,但是已经说明正气(抵抗力、免疫力)已经不足,益火之源,壮阳扶正。
薏苡仁为排脓要药,败酱有清热消毒排脓。结合患者情况这个思路很切合。
参考有其他情况,比如十月这次是外感表证。对应病情,方药即出。
患者在当地反复西医西药消炎,已经走投无路,到最后如仍控制不住,不免会外科切除。
关于发热:
孩子喝完药开始高热,这种情况好久没有了。其实发热是自身恢复的方法,不是坏事。一般发烧是烧不坏脑子的,感染才会。孩子又出现高热从中医角度来看是阳气开始冲盛,开始抗邪,排脓的表现。同样的情况其实输液也是会发热几天。
孩子生病发热不是关键。精神状态,是否乏力等情况才是重要的。如能查体,呼吸心率触诊等都应细查。
关于定期发热化脓的情况:
在十月初的时候,我曾经给家长沟通,要去当地西医院排除下,阿弗他口炎扁桃体炎周期性发热这个病,虽然我也会用西医方法排除和治疗,但是西医的事儿人家更专业。建议先转至当地大医院西医排除,但是当地没有按照诊疗流程,做了些检查(其实意义不大),也不了了之了。
遇见这类定期发热,扁桃体发炎,口腔溃疡的一定多考虑些。西医的鉴别诊断多看看,多个思路,有时候可能简单的吃几个药片能控制,也不用喝苦药水,也不用反复输液。
说道输液:
类似这样的病,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就是输液,抗生素。有调查表明2011年中国大输液市场在100亿瓶以上,相当于人均输液8瓶。
国际上的水平是人均2.2-2.3瓶。
所以支持科学的人们其实也不要太diss中医中药,毕竟超级菌可不是中医弄出来的。相反,用合适的中医药的方法,或许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