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大话西方艺术史》
原始时期: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受伤的野牛》颜色鲜红;原始人画动物,出于恐惧,希望对动物造成伤害
西方文明源头:希腊神话《维纳斯的诞生》《达那厄沐浴黄金雨》;圣经-神和人类的七个约定
古埃及文明:相信死而复生,金字塔;绘画遵循正面律(二维平面)和程式化(大小颜色姿态固定)
古希腊文明:建立美的方程式,断臂维纳斯,因为要打仗所以追求健壮美;帕特农神庙,规整产生仪式感
古罗马文明:模仿希腊,并为政治服务,建筑风格宏大实用,彰显权力财富,教堂穹顶
中世纪:死板程式化,为传播教义
文艺复兴:恢复古希腊罗马之风,关注点从神到人。
乔托《哀悼基督》开始有空间层次和透视。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明暗渐隐 平行透视
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大卫》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
拉斐尔:凭借圣母画出名,《雅典学派》,构图稳定平衡和谐
美第奇家族赞助文艺复兴艺术家,修筑圣母百花大教堂
丢勒:北方文艺复兴,自画像之父,融合南方浪漫主义和北方写实主义
巴洛克:华丽动感,围绕宗教和权力,凡尔赛宫
贝尼尼:雕塑有肉感,《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圣特雷莎的沉迷》罗马街头许多建筑雕塑
卡拉瓦乔:关注社会底层,画面有戏剧感《纸牌作弊老手》舞台剧布光,酒窖式光线《召唤使徒马太》静物画典范写实《水果篮》
伦勃朗:集体肖像画和光线布局《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夜巡》为市政厅作画不被认可后裁碎 《西非利斯的密谋》
委拉斯凯兹:宫廷画家突出逼真《三博士来朝》镜子扩展立体空间,引发哲学思考,世界三大名画之一《宫娥》
洛可可:精美到颓靡
蓬皮杜夫人:路易十五情人,在宫中成为时尚风向标,蓬皮杜发型,塞夫勒瓷器,建造爱丽舍宫
新古典主义:又回到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古典审美
大卫:对革命充满热情《马拉之死》《荷拉斯兄弟之誓》后来拥护拿破仑《拿破仑加冕》
安格尔:画女性的古典美《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画出理想身材比例
浪漫主义:波澜壮阔的激情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虚实结合,关注真情实感和强烈情绪反应
籍里科:《美杜莎之筏》
写实主义:
库尔贝:关注亲眼看到的东西,批判现实不平等《碎石工》《画室》追求真实,淡化神话宗教《世界起源》
米勒:喜爱农民和乡村生活题材,描绘平凡人平凡生活《拾穗者》《晚祷》
罗丹:《思想者》地狱之门外思考死亡,动中有静
印象派:
马奈:现实风俗画,运用自然光《草地上的午餐》
莫奈:户外创作捕捉光影,物体不被线条分开具体边界,全用颜色《日出印象》连作法,系列化《睡莲》
德加:专画芭蕾舞女,人体形体美+看客角度《舞台上的舞女》《芭蕾舞课》
雷诺阿:偏爱人物画,画面幸福,笔触跳跃不连贯,人物隐没在光和大自然中《小艾琳》《红磨坊街的露天舞会》《浴女》
后印象派
高更:逃离巴黎,移居南太平洋岛国,受殖民地绘画风格影响《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经历改编成月亮和六便士
梵高:自画像狂魔
塞尚:3D静物画,把物体简化成几何图形《静物和打开的抽屉》《普罗旺斯的山》《高脚盘、玻璃酒杯和苹果》
现代艺术:
毕加索:立体主义《格尔尼卡》
马蒂斯:色彩鲜艳,回到平面《红色的和谐》《舞蹈》
弗洛伊德(心理学家的孙子):关注内心情感和深层意识《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
贾科梅蒂:战后瘦弱但挺拔的雕塑《指示者》
表现主义:临摹人的内心
蒙克:《呐喊》
克林姆特:黄金画,运用符号《吻》《女人的三个阶段》
超现实主义:做梦
达利:《记忆的永恒》
马格利特:语言文字限制自由,人的思维被遮蔽《梦的钥匙》《恋人》
弗里达:现实中痛苦的释放《有荆棘鸟项链的自画像》
突破边界的艺术:
蒙德里安:抽象表达事物简单本质《构成10号》《红黄蓝的构成》
波洛克:随意作画手法,绘画成为纯粹状态《1949年1号》
博伊斯:行为艺术《如何对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抛弃大脑和理性
杜尚:观念主义,我觉得它是艺术它就是艺术《泉》(随便买的小便池)
沃霍尔:波普艺术pop,美国通俗文化,复制
克洛斯:超级写实主义,临摹照片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