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脑发热到各国学习,开间花店让你看看我有多努力

作为女性,我像花朵般努力绽放。
作为花艺师,我将花艺融入生命。

本期讲述人:Abigale
- 这是讲述专栏的第99篇文章 -

大家好,我是Abigale,现在在广东中山拥有一间花艺工作室。
虽正式开启花艺事业的年月还不长,但我与花艺的故事却已经很长很长。今天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花艺旅程~



花艺工作室@Abigale
其实我原本的职业和花艺几乎毫无关联,我的花艺之路,原先也只是一时的头脑发热。
可能每个女孩子都有这样的梦想——拥有一间自己的花艺工作室,而我决定把它付诸实践。

像花朵般努力绽放
2017年的春天,云南的繁花正盛,我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对我来说,也是一段全新的人生旅途。

来到北京的鹿石学习花艺,开始了全新的花艺之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花艺的任何相关内容,对我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来到鹿石的第一年,我在法国老师Frédéric Dupré的基础课见识到了最严谨的花艺理论知识,从最基础的理论开始,一步一步了解何为花艺,这门学科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在鹿石学习课堂花絮
上课的时候,老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的位置。”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可是直到现在,我有时也需要尝试好几次才能找到真正适合它的位置。

入门的那段时间,枯燥的基础理论和反复的技法练习,磨练着人的耐心,花艺似乎与理想中的美好有一些距离。
可是也是这段时间,我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的坚定,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课堂也可以变得不再枯燥,日复一日的练习也不再辛苦。

在磨砺中成长,我整个人也在学习中变得越来越自信,这种充实的感觉让我越来越离不开花艺。

将花艺深刻融入生命
从此以后我为花艺奔走的时光越来越多。
我远赴国外,在德国取得了专业花艺证书,也去韩国学习了不同的风格与知识理论……

在国外学习时的花絮
绕了一圈,我最终又回到了鹿石,和法国导师学习有关花艺的肌理、质感和色彩的创作知识。


鹿石课上的场景作品
这次学习,我觉得就像是上战场前的荷枪实弹,再离开时我信心满满。我想,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回到中山,我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室,一间我梦想中的花店。



花店外部的样子
花店的名字取自于一种高原花卉——绿绒蒿。
人迹罕至的滇西北高寒山区是它的沃土,黑色的流石堆石砾或苍白高原雪线中的那一抹彩色,就是它的身影。

在梦想的港湾,我开始了我花艺路上的又一段旅程,售卖出的一束束鲜花,包裹着我对梦想的热爱。


原创花艺与摄影作品
在梦想的港湾,我也继续着我的练习,出国学习和参加花艺交流会,使我深深的认识到花艺之路,学无止境,想使自己更加优秀,只能不停往前走。





店内的花艺风格
在梦想的港湾,我也结缘了更多钟爱花艺的朋友,就像是港湾中一艘艘小船,或有一天会驶出更多的同好者。




花帽、花束和场景作品
最后,也要感谢自己的坚持和大家的喜爱,我和绿绒蒿欢迎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