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威尔士——圣费根国家历史博物馆(1)
露天博物馆里的威尔士乡村画卷

遇见圣费根国家历史博物馆完全是兴致使然。威尔士多山,也多植物,一打开谷歌地图,即便你身在城市中心,也能在方圆几里看到一片片绿色区域——公园、牧场、罗马人的古迹旧址,他们都是清晨遛狗、下午散步的好去处。
当我决定骑自行车做短途旅行时,就开始在地图上搜索附近5至8英里的绿色。最好是能沿着河边步道或是宽阔平坦的大路可以到达的地方,这样就不用担心时刻看手机导航而遇到危险。很自然地,圣费根博物馆进入了我的视线。
在位于卡迪夫市中心西偏北约5英里的圣费根(St Fagans),地图上出现一片绿色,其中星星点点分布着几十处屋舍农场,最东边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堡——城堡在威尔士并不是稀奇的东西,虽然各有各的壮美精致,但的确太常见——它们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圣费根国家历史博物馆,一个露天博物馆。

参观是免费的,但疫情期间需要提前预定时间,且只能从正门登记进入,出于安全需要室内的展厅已全部关闭。但这些并不令人遗憾,我还是一脚闯进了几百年前的威尔士乡村。
它和别处的英式乡村风光也许没有多少差别,天高云近的穹顶连接着缓缓起伏的山坡,高大的阔叶木沿坡面站成整齐的一排,泥土小径在树下、在坡上延伸,路的尽头和坡的随处或聚或散地点缀了红色白色的老式房屋。一切都是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纪录片和剧集中能看到的美好的维多利亚乡村风貌。

我听见了牛叫,在靠近博物馆正门的路上就听到了,现在“哞哞”的声音又在西南方向隐约响起。穿过一片遮天蔽日的阔叶林,就看见了路尽头碧玉似的小池塘,鸭子与白鹅晃晃悠悠地拨弄双脚浮在上面,大树的枝条几乎垂进了水里,随风轻轻柔柔地摇摆,金黄的落叶翩然飘下。池塘边小路对面是两层楼高的棚屋,屋子分了几个区域,有的堆着干草垛一直码到棚顶,有的停放着农用车和器械,靠边的一个则有几头奶牛懒洋洋地卧着。而我听见的“哞哞”声并不来自这几只奶牛,却是在更南处的草场,一个工人正将几头草饲牛从它们的食物天堂(大草地)往牛栏里牵引,他穿着高至膝盖的防水长靴,在前一天下过雨的赶牛道上踢踢踏踏地踩出了浅浅的凹印。一股动物的天然气味搅拌着潮湿的草料味道在我鼻尖穿梭,我和工人问候了几句便转身闪入了左手边一堵白墙的背后。


面前的青草地让空气顿时清新了不少,更清新的是苹果树和梨树上挂的果子们,毫无规律、毫不在乎树干上的薄薄青苔和自己身上被小鸟琢过的伤痕,仿佛它们生来就该把树干压弯。走近一看,我忍不住叫了出来——树上的提示牌写到:请不要采摘苹果,我们用它们榨汁并在商店里售卖,作为博物馆经费。我可真是走进了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

我没有惊讶博物馆开在了广阔的山坡坡上,没有沉溺于城堡前如诗如画的花园与河流,没有好奇这馆里养着鸡鸭鹅牛猪,却在发现了苹果树上的果实被做成果汁售卖这个秘密后打心眼里觉得了不起!

它叫Llwyn yr Eos Farm, 原型是至少追溯到18世纪的一个出租农场,现在展示的农舍建于19世纪,随着时代的迁移,它的建筑风格和内部陈设等都发生了改变,我所看到的则是20世纪30年代的它。如今的农场依然保留着酿酒厂、猪舍、鹅棚、小牛围场和马厩,依然存放着早期的拖拉机和战前仍在使用的马拉设备,它的生命没有因战争或革命而终止,也没有被博物馆束之高阁。它像一个温柔包容的老太太,继续喂养着它的牛,生长着它的果树,延续着百年来传统的农业生产,也让我有幸在一个晴朗的午后,窥见到了一百年前威尔士乡村鲜活的嘈杂与安逸。
在圣费根博物馆,与这座农场有相同情况的建筑比比皆是。它们的命运甚至更加奇妙,因为Llwyn yr Eos农场和圣费根城堡(St Fagans Castle)是整个博物馆里唯二的土生土长的建筑,而其他四十几座房屋都是从威尔士不同地区迁移而来。有的来自北边或西边的海岸,有的来自中部的山谷,大家走过一段长长的时光和距离才最终汇聚在此,和我们见面。


农场北边的Melin Bompren Corn Mill生于1853年的卡迪根郡(Cardiganshire),即威尔士西海岸偏南的地方。这个3层高的磨坊利用水力和杠杆将玉米磨成粉,还有不同的磨石分别将燕麦、大麦及小麦转化成面粉。作为威尔士数百家庭磨坊的典型,它在1970年被有序拆除并搬迁至圣费根,7年后对公众开放。房间里的齿轮和磨石至今仍然保持转动,将一袋袋谷物干燥、研磨,而后封装售卖,被游客或居民带回家,成了烤炉里温暖的面包,千层馅饼酥脆的外皮。

1880年,William Llewellyn和他的妻子Mary来到威尔士南部城市格拉摩根的工业谷,在商业街开了一个杂货店,名曰Gwalia Stores,商店很快从一间扩展成毗邻的三间并包含上下两层。到1916年,Gwalia商店所出售的商品已涵盖面包、铁器、杂货、绅士服装、药剂和动物饲料。同样地,它在1988年移居圣费根,拥有了展览品和杂货店两个身份。推开门的那一刻,门上的铃铛“叮叮咚咚”敲响,人们便可以在店里驻足观赏它桃花心木的货架,浏览令人眼花缭乱的陈设和海报,买1包威尔士本土出产的燕麦饼干,再伴随着开关门的铃铛声愉悦地离开,踏上另一段威尔士乡村生活的冒险。


半天的旅程如同穿梭了百年,所见太多,所知却太少,只盼疫情的乌云退散后,还有机会进入室内,亲眼见见那片沉睡的世界。
-
gush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6 21:50:06
-
嘉华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4 17:57:52
-
豆友222660536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4 17:32:12
-
马面面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4 12:40:32
-
明星欷㮧工作中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3 16:39:12
-
念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3 08:08:33
-
豆沙一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2 06:13:12
-
拓荒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30 10:14:41
-
x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0 18:40:05
-
云锦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7 07: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