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乳药喻
《佛陀最后的遗教:大般涅槃经》
有人问:「佛以前不是讲诸法无我吗?后来怎么又要我们修学常乐我净?」佛陀用「明医乳药喻」来回答。有一个国王,他不是很聪明,用了一个御医,医术不是很好,不管人家有什么病,统统都叫人家吃乳药。国王搞不清楚,以为他很高明。这个时候有一个很高明的医生从外地来。国王比喻世间智者,庸医比喻其他宗教师(如六师外道),明医比喻佛陀。明医有八种术,这比喻八正道。他「善疗众病,知诸方药」,这比喻佛陀知道众生哪个地方有恶见邪行,要用哪一种佛法把它去除掉。 「是时旧医不知咨受,反生贡高轻慢之心」,原来的医生比喻外道,像富兰那迦叶等外道六师,他们不来跟佛陀学,反而还很骄傲,觉得佛陀才要跟他们学。这个高明的医生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名气,所以他必须暂时依附这个旧医,才能救济众人的病苦。他跟旧医讲:「我愿意拜你为师,希望你能够教我医术。」旧医说:「如果说你能够让我使唤四十八年,我就会教你真正的医术。」这象征佛陀说不了义法四十八年,第四十九年才把了义法讲出来。明医说:「我一定会这么遵照的,你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佛陀是很方便善巧的,只要能对众生有利,暂时委曲求全是无所谓的。旧医觉得这个徒弟很听话,又很好使唤,便把他当成助手,带他去见国王。高明的医生趁机跟国王讲治病,乃至治国的方法。 治病比喻出世间法,治国比喻世间法。佛陀通晓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他如果不出家会成为转轮圣王。他出生时具足三十二相,一个相师预言,他将来若非转轮圣王即是佛。他的父亲想尽办法希望他成为转轮圣王,但是佛陀仍然走上出世间的道路。其实,当了转轮圣王对世间的利益很有限,圣王在位时,世间人的福报达到顶点,圣王去世之后,世间又会再度衰退,乃至成为五浊恶世。国王发现,高明的医生所说的法非常有道理,原来的医生跟他一比,显得很粗糙,很多地方都莫名其妙,医好病也是碰巧的。国王下令,把原来的医师赶出去。这象征佛法出世以后,世间智者接受了佛法,不再恭敬供养外道宗教师。
国王吃了乳药,病马上好了。这比喻什么呢?声闻人修习佛法,只知道不能把五阴当成是我。他们修无常想、苦想、无我想,可是修到后来,一定会产生一个疑问:「什么东西都无常,生命终结的时候,岂不是成了断灭?」国王的病,便是比喻这个疑惑。这个病不是无常想、苦想跟无我想所能够治的。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告诉他:「涅槃永恒存在,它没有一切的痛苦,它是常、乐、我、净。」这样才可以把他的病治好。不然的话,害怕落入断灭的恐惧便无法断掉,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
-
豆友120188344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7 14: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