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贴:论文投稿后发生了什么
小刊作为科研“老司机”,自然非常明白这些“后浪们”的心情,小刊毕竟多年前也是跟这些大朋友、小朋友们一样的心态。

只是现在小刊经历了太多失败,历经各种血泪史,自然心态也就淡然了。想想当年,小刊曾有过论文提交后一字不改直接接受的辉煌,也有历经15次投稿才被经受的“折磨”,更有被同一本期刊接受-拒稿-接受的悲喜两重天经历。
所以,小刊看到这些问题,总想唠叨点什么,那就唠10块钱的吧,也算是科普一下我们千辛万苦磨出来的文章递交后发生了什么。

首先,小刊想说说中文论文投稿后发生了什么。当然,对于那些依然通过邮箱投稿的期刊,其实也与建有在线办公系统的期刊稿件处理流程差不多。
关键词1:查重。
任何一本中文期刊,无论是中文核心、CSCD核心、统计源核心的三核心高端大气上档次期刊,还是所谓的普刊(指不是被上述三种核心收录的期刊),收到来稿后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查重。目前,主要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提供的查重系统,而这两种系统都会向收录的期刊编辑部提供查重账户,供各家期刊编辑部在收稿时查重用。所以,各位作者在淘宝上购买查重时需慎重,很多查重不准或者不严。有的杂志查重没有通过不会收稿入库,直接拒稿;也有的杂志收稿后再拒稿。总之,这一步耗时较短,一般1~5个工作日就可完成。(相关阅读:论文重复率太高怎么办?哪个软件查重比较靠谱?)
关键词2:初审。
查重通过后,期刊社或者期刊编辑部的编务或编辑会将论文提交给编辑部主任或负责期刊质量的常务副主编,由编辑部主任或常务副主编对论文质量进行初审。很多期刊,这一步退稿率就达到了30%。这一步耗时也不长,一般1~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
关键词3:外审。
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编辑部主任或常务副主编觉得有潜在价值的论文会送交负责外审的编辑进行同行专家评议;第二种是编辑部主任或常务副主编根据文章内容和研究方向指定一名责任编辑,具体负责这篇论文后续的外审、编辑加工、校对直至出版。
目前国内能做到双盲同行评议(审稿人不知道论文作者、作者不知道论文审稿人)的期刊还比较少,大多是单盲(作者不知道论文审稿人)。这一步耗时相对较长,一般期刊给审稿人的审稿时间是15天。考虑到审稿人自身工作和审稿人数量,这一步一般需要3~30天。
关键词4:复审。
责任编辑或编辑部主任或常务副主编根据同行评议意见,作出第一次结论:退稿、退修或接受。大多数论文被拒就是在这一步。当然,如果同行评议意见相左,还可能增加一名同行评议专家外审。很少有论文在这一步直接接受。这一步也很快,多数一周内即可完成。
关键词5:退修。
作者根据同行评议意见和编辑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时最好可以提供一份修改说明,对同行评议和编辑提出的意见逐一进行解释。这一步,期刊编辑部一般给作者一个月时间。
关键词6:修回后。
各家期刊在处理修回后的稿件差异较多,比较严格的期刊会在稿件修回后再次同行评议,有的期刊会根据稿件修回情况直接作出决定。
有一点需要说明:并非每本期刊都会发送录用通知;但是进入到编辑加工状态的论文,99%可能性是已经接受发表。
-
刊大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3 11: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