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厨房与爱
早晨要去超市买菜,高先森却抱着手机沉迷于抖音上的一首诗。
他兴致勃勃地念道:
“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高先森认为,这首诗很美。
我看了一下,甚至不知道这首诗是不是诗,一边走去超市一边跟他理论起来:
"这绝对不是古诗,古诗没有'同淋雪'这种说法,古人都是含蓄的,举个例子,红楼梦里,林黛玉咏海棠是这样的——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你看,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并没有直接描述海棠花是如何的美,而是用梨花的白、梅花的香与高洁来表现海棠的个性及美感,用通俗的比喻来达到目的,这是比较高级的。”
反观,“同淋雪”,这写得是个什么玩意儿?
高先森表示赞同。
“你看你看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聊完这个话题,在超市买完了菜,我钻进厨房,很快把诗忘了个一干二净。
近期我的厨房运营的主题是:秋季调理。
“秋冬多进补,来年打老虎”,我的好友少然是潮汕人,她告诉我这句潮汕俗语。我深以为然。近段时间做菜、熬汤,常常顾及高先森的体质,比如他湿气重,虽然我对这个湿气看不见、摸不着,也不知道它几斤几两、性质几何,但是纵观湿气重的人往往头脸油腻、容易出汗、肠胃不好常常便溏、容易疲倦,便感觉到这个东西的存在。
闲来无事看了一些资料,说是薏米+红豆+芡实熬水,长期喝可以排湿气。于是买齐了这些材料。朋友告诉我,薏米本身寒性重,需要炒了之后再煮。我用铁锅炒了十多分钟,一边炒一边尝,也没什么味道。
桂圆安神、陈皮生津,茯苓、当归、党参也都各有其用,分别买了一些。熬了两次冰糖雪梨山楂陈皮水,这个汁水对咽炎患者十分友好。也可以去超市买秋梨膏,但是我认为超市里卖的有添加剂。川贝枇杷膏当然不错,喝下去很快生津润肺、化痰止咳,但是几年前同事老于看见我拿川贝枇杷膏当糖水喝,他就告诉我,这个喝多了会有依赖性。
家里的杂粮可以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了,集齐了黑米、黄小米、黑小米、黑豆、黄豆、红枣、莲子、枸杞等中年养生好搭档,简直可以召唤神龙了。
我对土特产有执念。
刚到货了两只老母鸡,是朋友推荐的河南某个地方产的。
铁棍山药,淘宝了河南焦作的,一下子买了5斤,准备蒸着吃、炒着吃。
由于北方很难买到小葱,我在阳台上种了点,在跟我妈请教之后,我改良了种植方法,长得不错。
由于北方买不到家乡的那种辣椒和萝卜丝,我借助于马爸爸,轻松在网上找到了。家乡的那种辣椒,炒鸡蛋和炒回锅肉贼好吃, 北方的菜市场很难买到这种辣椒。
莲藕炖排骨的藕,一定要洪湖的粉藕,没什么原因,别的地方出产的都不是那个味……
我对土特产的执念有多深呢?
淀粉没有了,我去专门找了四川的红薯粉,我看过太多美食博主的视频,炸酥肉用的淀粉就是红薯粉、豆粉,比超市里卖的粉更好。顺便说一句,炸酥肉是最近我心中的白月光啊,仅次于淮扬菜葱烧划水。我把炸酥肉的制作流程都背得下来了,每次看视频都口水直流。
腌鱼、炖鱼的黄酒要用绍兴的花雕酒,真的是一绝。
想到这里我无比感谢马爸爸,可以让我轻松吃到很多地方的特产,用到很多地方的食材。
马爸爸真了不起,不止是贡献了淘宝,还贡献了盒马鲜生。盒马上的海鲜与淘宝、京东相比是最便宜的,而且送货极快。大闸蟹都是母蟹,膏肥体壮,其中一只竟然反抗力极强,不仅挣脱了绳索,还从盆子里爬了出来,张牙舞爪的准备对抗命运。蛏子鲜活肥美,炒韭菜最好不过。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厨房与爱?我刮着板栗南瓜上的皮,沉迷于南瓜靓丽的颜色,突然想起这句歌词,觉得写得颇好。新买的陶瓷刮皮刀十分好用,可以冷落一下老版的宜家买的刮皮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