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名不副实的景点
查看话题 >再也不想见的平遥古城
从太原坐动车到达平遥是中午时分,酒店派的司机从车站接我们送到古城的入口处。这一路的风光谈不上景致,虽不能说贫瘠,却也掺杂了北方县城相差无几的无趣和单调。平遥古城入口处车辆和游客混杂在一起,各种吆喝和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人工设置的围栏线形同虚设,聚集在一起的游客扫各种各样的码,填重复的资料,买一张125元的通票方可进入古城里观赏每个所谓的“景点”。古城里不通汽车,酒店电瓶车司机亮亮带着我们从入口处穿梭自如的绕了不知道几个小巷终于到了酒店,古城的风景依旧谈不上景致,倒是落后的原汁原味对初来乍到的游客是种新奇的体验。
入住的客栈是平遥古城里最好的几家之一,价格比一般省会城市的五星级还要贵。客栈的设备设施中规中矩,在整个经济都不发达的黄土高原县城上,你不能奢求那些类似南方古镇里的网红民宿或是设计感极强的旅馆。好在服务态度让人满意,这也是我对平遥唯一觉得舒服的地方。不管是因为挣钱有礼还是服务有益,质朴和简单是我对古城人的某种初始印象。

客栈的进口处是一家山西当地的咖啡馆,整个古城里类似像模像样的咖啡馆一个手掌五个手指数的都嫌多。若说这说明了平遥古镇的“土”,可能很多人会表示片面和反对。但我觉得这恰恰反映了这个古城发展的问题,缺乏吸引年轻人尤其是大城市慢慢被西化的那部分年轻人的口味。整个古城固执的还原着几百年前的炎黄风貌,外来的事物仿佛很难在古城里寻到土壤,除了当地的食物,你很难在古城里寻到现代味道的东西。
再说吃,一千多公里面积的古城里,除了当地的餐饮食物之外,几乎找不到其他可吃的东西。去了两家古城最有名的老字号馆子,一向从不剩饭的我竟然剩了一半没吃完。不是吃不下,是真的不想吃。饭菜做的很流水线,味道也毫无回味可言,就像是人满为患的“绿茶”,“外婆家”,不至于出什么错,但若是对照所谓的高评分老字号,还真的让人汗颜。我不是吃货也对菜系没有研究,只是觉得平遥古城里的晋菜充其量是糊弄游客的水准,既不精也不美,既不接地气也缺少特有的质感。来来回回每一家店似乎食物的同质化都很高,都是基于面食的延展。本土化没有错,但若是一个“景区”没有融合性,没有差异化,没有进取心,那真的只剩无趣和乏味了。
这是一种固执的单调。也或许是眼界的狭隘。以牛肉为特产的平遥,为什么不能把牛肉多做出点花样,弄个牛肉肉夹馍,牛肉榨菜,牛肉果脯如此等等。为什么只有大同小异的牛肉面。

再说玩,花了125元钱进入古城,本以为古城内的电瓶车可以招手即停,结果只要上车就要花10元钱。我个人觉得作为内部的游览工具,为了招揽更多游客在古城里吃喝逛的消费,这种统一管理的电瓶车理应免费搭乘。就算是收费,3元、5元大可,10元一位且路线不明也没有固定站牌的规定多少显得过于宰客了。整个古城里的标识很不明显,若是没有手机地图,再有方向感的游客都不可能在古城里找到正确的路线。就算是偶尔有一两个标识,也没有英文,可见狭隘的管理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硕大的古城,若说“玩"还真的相形见拙,可供休息的公共座位极少,店铺80%都是同类的饭馆和小吃,有意思的小店少之又少。125元的进城票包含的景点可看的也并不算多。东南西北的四个城墙角楼倒是可以登高远望的好去处,但古城管理方规定门票包含的景点每个只能去一次,去了一个角楼,其他三个就不能再去,除非单独再买三张100多的票。就因此事专门还打了投诉热线反映情况。给管理方提的投诉建议是:东西南北四个城楼彼此间互不相通,每个城楼都设置了围栏不能走远,所以四个城楼理应是四个互不相干的景点,可以看不同区位的景色,只能上一个的限制实在不合情理。管理方前前后后换了三四个人接电话,给的答复基本可以归为一句话:规定就是这样的。
规定就是这样的。这是中国很多地区管理者惯用的管理方式。言简意赅,振振有词,铿锵有力。
规定是谁做的?上溯至什么法律条款?有什么法律依据?如此追问未果后,只能打了12301国家旅游服务热线投诉。
从平遥古城管理者的应答方式来看,笨、木讷、理直气壮,明显很少接到游客的投诉和理论。
笨、木讷、理直气壮,也可以说是大部分”管理者“的特质。

吃喝玩说完了,可”乐“的地方就更少了,唯一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的”平遥电影院“依托了旧厂区的改造,有点798的感觉,可惜管理的并不给力,大片荒废的地区杂草丛生,一片死气沉沉的感受。哪里像是电影产业的变幻莫测。一个本可以依托电影做成现代复古模式的园区,冷清的无人问津。贾樟柯留给平遥古城的一个本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瑰宝变成了只有每年平遥国际电影节的几天才会发出微弱光芒的摆设。

我不懂太多历史,也不是地理专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学识更是浅薄,但我总觉得平遥古城这片难得保留下来的遗产正在失去它本该有的魅力,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今,它既没有很质朴很舒服,也没有很应景很融合,你说它过度商业化,可它却土的看不到什么现代商业的惊艳,你说它保留原本面目,可它却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将就。有的古城山美水美是特色,有的古城商业气息浓厚的到处都是小酒馆咖啡馆,有的古城人文气息和历史遗迹交相辉映彼此成就,有的古城虽然简陋却别有一番安静淡然之气。可说到平遥古城,我真的想不出任何可以形容其特色的词语。
若非说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我眼中的平遥古城,那可以是”土“这个字。黄土是底色,土木的屋子是基本,土俗的商业是点缀,土气的管理是依托。”土“这个形容虽然贬义多过褒义,但也可以是一种特色,可惜平遥的”土“是没有色彩的。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很多人眼中平遥古城是美的,是值得欣赏和游玩的。可在我眼中,平遥古城尽是遗憾和不足。我不敢说它代表了很多北方地区的发展模式和精神面貌,但相比南方的机灵和聪明,平遥古城显得尤其笨拙和土气。
有那么多可以发展和完善的亮点,有那么多可以宣传和包装的方式,有那么多可以保留并改善的地方,可惜一如往常的不动声色。
大型实景演艺《再见平遥》是好看的,可是平遥古城我真的不想再见了。
-
yumm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28 19:46:17
-
w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22 23:51:43
-
May麦 转发了这篇日记
今天玩下来想要吐槽的点跟楼主很相似,作为一个老家在平遥隔壁县的山西人,真的对平遥这样的发展很生气,十年前来过一次,这次来竟然没有任何一点提升。
2021-04-04 19:21:47 -
妃暄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09 16:41:02
Jonathan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 (30人喜欢)
- 2024年读过的7本喜爱的书 (16人喜欢)
- 2024年我的十佳电影 (22人喜欢)
- 我的2024年欧美新专辑top10 (14人喜欢)
- 说实话 (2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