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荣耀》~4剧里的独孤贵妃
本文又名《李俶的前半生》之“历史上的独孤贵妃和剧里的独孤靖瑶”
《大唐荣耀》,以下纯属个人的观点。
其实只要靖瑶对李俶的一句“爱过” ,是不是就诡异的和历史吻合了。 是不是就能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独孤贵妃死后立即封后, 可是却停柩三年,让李俶追忆了三年,只因他的不忍下葬。(补充了一下背景知识,原来那是一个夫不祭妻的年代)最后选了一个离他最近的地方安葬,给了她属于皇后的所有尊荣却单单没有享皇后庙。一年后李俶离世,却也单独葬在了别处,和郭子仪比邻,面对着洛阳(应该是面对洛阳)。历史上虽然靖瑶儿女双全,可是她的儿子却没有和李适恶交,就连他俩去世后,李适当上皇帝也没有对她的小孩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就只能是,就算靖瑶椒房独宠却没有让李俶动过易储的行为。如果非要认为是李俶真爱珍珠,一定要把位子留给她的儿子,也行吧,无所谓了,或者,就当是因为靖瑶儿子的年纪和李适相差太大,不具备争储的现实。 可是,剧里,靖瑶对皇位的评价可是“那个充满了腥臭的位子”。反正独孤家已经永远和李家绑在了一起,安全无忧,而这一世的安享尊荣是一定有了, 至于后世的,那是要子孙后代自己去努力,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帝王,没有什么是千秋万代的。 历史上是不是李适自己封了珍珠为太后,珍珠的衣冠冢与李俶合葬是不是李适自己弄出来的,而李俶是不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封沈珍珠为后,哪怕是死后的尊荣都没有,完全没有给李适正名和铺路的意思。珍珠的后位可是她的孙子给封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立嫡立长,李适是不是以长子的身份即位,如果是真那么爱珍珠,为什么不愿给她儿子一个嫡子的身份?难道李俶会不知道嫡长子的身份才是贵不可言的吗?真的不需要辩解了。
冬郎是属于珍珠的,可李俶是属于靖瑶的,一直都是只属于靖瑶。然而对于靖瑶来说,却极有可能是“既然生前不得安枕,死后何必同穴”,这也许才是她的心愿。 只因她的后半生都不会再相信李俶会对她有真心,在她心里也许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作李俶的妻子。是不是也对应了她之前说过的,李俶一直都只希望她是他身边的一个符号。她做到了。
爱,是一生的磨难。
不爱,是一生的遗憾。(第一炉香)
爱情在宫中太奢侈了……
可以接受二次创作,但是,一定要基于历史的真实逻辑。
历史上,只有独孤贵妃是李俶亲封的皇后。李俶承认了靖瑶才是他的妻子,唯一的。
~~~~~~~~~
###~~~~~~~~~~~~~~###
我上一篇是不是写得太隐晦了?还是晋江好,可以让我随便改。
在中国,最顶级的故事其本质也就是江山美人了。
李俶难道会不知道在已有太子的情况下,却依然要立独孤贵妃(独孤靖瑶)为后这意味着什么吗?理由有三:
1. 太子李适的地位很稳,就当他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李适可是跳过了皇后,而直接立他的母亲珍珠为太后,只因他不可以忤逆自己父亲的意愿,现在是不是可以理解了,在历史上,是珍珠的孙子立了她为李俶的皇后,正了自己的身份。
2. 李俶知道(肯定)靖瑶的儿子没有争储的意思,或者,他背后的独孤家族没有争储的意思。
3. 无嫡立长,在已经有长子并且封为太子的情况下,皇帝为了政权的稳定,一般不会让嫡子出现。因为嫡子的地位比长子更尊贵,嫡子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可历史上的李俶依然这么做了,为什么?因为他想要给靖瑶正名, 这个女人是我自己选择的皇后,只有她可以和我比肩而立,共享这万里江山,她是我唯一的妻子。在史书上,只有她能站在我李俶的身旁,而李俶的皇后只有独孤靖瑶。这是李俶对靖瑶最后的任性。
就这么简单。
现在是不是能理解了为什么导演一定要拍李俶和靖瑶的相遇,相知,相爱,以及靖瑶最后放弃对李俶那一丝真心的期待。
李俶和独孤靖瑶这条线,在历史的逻辑基础上真的是无比的顺滑。再强调一下,冬郎是属于珍珠的,可李俶一直都是只属于独孤靖瑶。(真的是越分析就越觉得冬珠有多虚,俶瑶有多真实)
大唐荣耀,你真的看懂了吗?
我之前有说过的,靖瑶其实和李俶是很相似,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类的人。其实在剧里,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靖瑶比李俶更理智,更聪明,更能掌握局势的变化,所以她能懂李俶到底想要什么,以及为什么他们的配合会是那么的默契。唯一的区别就是,靖瑶一直对李俶是真心相待,可李俶对她却是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算计,只是,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也动真心了。可他依然选择的是用尽手段将靖瑶留在自己的身边,而这个行为,彻底凉了靖瑶的心。当靖瑶决定把自己的真心收回时,她一定也是决绝的。李俶真的弄丢了,他再也找不回来的真心相待。
~~~~~~~~~~~~~~~~~~~
真的,从7月至今,在我写大唐荣耀的剧评(或者只是我个人的感悟) ,我的背景音乐一直就是“爱不释手”和“爱江山更爱美人”,不断的在循环播放。
###@@@###
我通篇的立场就是独孤靖瑶并不欠李俶的,因为她只是做了李俶想而不舍的事,她的各种选择一直在让李俶的利益最大化,而李俶一直都懂。她很清楚李俶对江山的抱负,但他内心深处最想要的东西会与冬珠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简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他一直在逃避现实……
所以在剧里,他们才会又回到了原点,那个最初相遇的地方,那个原本应该是他们擦肩而过的地方。飞鸟和鱼,能相遇,能相爱,但不能相守,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不同世界的人。物是人非,犹如烟花绽放。
根据剧里描述,我得到的结果就是冬珠就只是李俶的执念,对曾经的冬郎的执念,因为他从没有让珍珠进入他的真实世界。其实他有偿试过,小心翼翼的向珍珠透露过,可惜珍珠的反应让他没有勇气说真话。一段建立在信息并不对等的地位上的关系,又怎么可能会牢固呢。这样的关系禁不住一丝信任的考验,所以李俶选择把珍珠放在一个真空的世界,一个除了他自己不能再有其他人的世界。一个年少时绚丽多彩的梦,而梦总究会醒来。可惜,身为广平王的他做不到,身为陛下的他更不可能做到。都说帝王掌握天下,可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间会受到多少牵制,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选择能让利益最大化这才是帝王的权衡之术。
于李俶而言,江山的海晏河清,延续大唐的辉煌才是他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东西。锦上添花的是珍珠给他的爱情,可独孤靖瑶给他的却是能实现他理想抱负的基础。他爷爷玄宗皇帝犯的错,或者说是把权衡之术玩脱了,而这其中的滋味或者体会,只有当他直面群臣反对的风暴时,才会知道。唐玄宗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时会放弃杨贵妃,李俶又能坚持多久?当他紧握天子的权力时,他才是天子,否则,他什么都不是。
纵观全剧,靖瑶几乎一直都在维护李俶的骄傲,因为她很清楚,“一个帝王可以弯下腰来求你,自然也可以直起腰来杀你”。身为大权在握的帝王是不会允许下臣见过狼狈不堪的一面,而妻妾则更不允许,既然李俶是她选择的那个主,她必然会维护他的权威,这将是未来独孤家的保护伞,懂进退,是靖瑶与李俶的相处之道。所以,每次最终的选择权都在李俶的手上,靖瑶从来都没有逼过他。李俶给了,她才能接,绝对不能去抢。
剧里,靖瑶唯一一次越俎代庖的事情就是让珍珠主动离开李俶,只是她没有想到李俶居然并不介意,两年的时间,她肯定了江山在他心里的位置。其实珍珠必须离开的理由和林致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其实她还不如林致的处境。皇室容不下她,从李俶为她争来了没有王妃实力相匹配的虚荣,就已经暴露了致命的弱点。玄宗对珍珠最后的照拂,其深意从来没有被珍珠感受到。李俶介意的仅仅是珍珠对他的欺瞒,于他来说,他把最柔软的一面给了珍珠,可惜珍珠似乎没有体会到,李俶的信任才是最难付出的东西,只因为珍珠得到太容易。她和李俶似乎并没有发现冬郎这个称呼是不能出现在有第三个人存在的时候。不,应该说李俶意识到了,可他舍不得。
其实剧中,靖瑶与李俶一直都沒有相信过互相表露出来的人设,他们彼此之间最牢固的基础就是利益共同体。李俶从没有相信过靖瑶对他的感情,这种纯粹的不带私利的,只是他这个人而已。毕竟靖瑶出现的时机太微妙了,是个人都会想到从龙之功。他一直都认为是因为利益驱使的结盟,可当靖瑶的不告而别,他才正视了这份感情,他俩之间不是只有利益的纠葛。靖瑶也在赌,她赌的是未来如何面对李俶,或者说还要不要付出自己的感情(真心),她同样选择了把最柔软的一面留给李俶。可李俶的选择,真的配得上一句“爱过”,余生,靖瑶的心门也不会再向他打开。也许李俶一直都没有发现这是靖瑶给他最后选择的机会,他以为只要他回头,靖瑶会在原地等他,一如在战场上一般。他在前面接受百姓的爱戴,欢呼,只要一回头就能看到靖瑶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荣耀都是谁带给他的,可这个人却从沒想过站到人前。
当他真的坐拥江山,满眼望去都是戴着面具的人,他需要去猜测面容下的心思。曾经有一个人陪着他一起成长,成全了他所有的任性,一个自己在她面前不需要掩饰,自己绝对信任的人,而她曾经所求之事他一直都知道。只是,现在,他还能问出口吗?我真的不认为是悲剧,因为帝王的信任比所谓的宠爱重要多了,有信任才能有一切。这信任至少可以让独孤家得到两代帝王的庇护,足以让她家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世家之所以称为世家,那是因为站队的正确。
~~~~~~~~~~~~
因此,我才会有,只要靖瑶的一句“爱过”真的可以完全对上所有的历史逻辑,包括李俶日后的悔恨,愧疚,给了她原本就属于她的荣耀。都是因为他自己多疑而失掉了原本唾手可得的一切,而原由仅仅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掌握不了靖瑶,所以才会选择用各种手段。只因在他心里,婚姻一直都是怀有政治目的的,哪有什么爱不爱,只有需不需要。而他最后态度的软化,才会让靖瑶对他的滤镜全无,进而否定之前所有的一切。
是不是先有他去逼靖瑶承认珍珠的存在,不,应该说是利用珍珠的存在来逼靖瑶对他的臣服,让靖瑶下半生只能在宫里。李俶很清楚珍珠应付不了那个位置让她所面对的责任和风险,所以,靖瑶必须要存在,一如在楚王府中。李俶选择的是利用靖瑶对他的感情,一直都是,可他却不敢回应这份真挚的感情,他始终不相信靖瑶真的只是喜欢他这个人而已。随后,李俶用登基和同时立后来实现他的梦,可惜,他这一手平衡完全玩脱了。他一直以来都认为只要靖瑶同意了,那么将不会有人反对,然而,皇权不稳是他直面的风暴。再到御花园的相遇,李俶态度的软化,那怕是因为靖瑶的臣服让他觉得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所以没必要再端着了,又或者他对靖瑶也有那么一丝真心的关怀。可在靖瑶看来却是,怎么你现在发现皇权并不是那么稳,这才想起来我了?和颜悦色了?原来这就是你李俶一直想要的?就这么利用我对你的真心?所以,她直接说了珍珠不久人世。弯腰行礼,目送李俶的小跑,转身离去……整个过程我理解到是她对李俶的心死,或者说她接受了李俶对她就是从一开始的欺骗和利用她的感情,他们之间所有的相处都李俶的刻意为之,结论,没有一丝真心的存在,只有利用。
可李俶究竟有没有对靖瑶有感情?我想只要是真的看了全剧的人,不是仅仅看什么剪辑版的,应该会有自己的判断,我认为导演已经用镜头和故事的逻辑告诉观众结果了。李俶为了追寻年少时曾经的梦想,生生的作没了这一份才是他想要的爱情,夫妻携手同行。真的拍了很多他们心有灵犀默契十足的镜头,为什么面对靖瑶的离去,李俶回忆的却全是他俩私下相处的画面,真的很明显了。知道和离是因为靖瑶的下药,然而,他可有过一句问责?他的态度已经那么明显地默认了靖瑶的选择。他知道谁才是那个对的人,可他舍不得放弃珍珠。这才有了我之前说的话,珍珠的病逝是在保李俶的人设。
没办法接受冬珠的设定是因为,如果真爱一个人,为什么会不让她进入自己真正的生活呢。珍珠从来都没有走进过李俶的生活,她一直都生活在李俶给她吹的粉色泡泡里,而在这个泡泡里和她生活的一直都是冬郎,而不是李俶。
~~~~~~~~~~~
补充:
“望陵毁观”这个典故出自唐太宗因纪念长孙皇后(葬于昭陵)而在宫内修建了观陵台,可被魏征谏言,此举有违孝道。从这个典故里可以知道一个唐代的背景知识,那是一个夫不祭妻的时代。
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这个典故呢?所以,历史上李俶的停柩三年意味着什么呢?
~~~~~~~~~~~~~
真是骗不了自己,好想从第一集开始写,看看这个故事到底在讲什么,真的是编剧用实力刷新我的三观。
有朋友让我按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写番外,可我真的是完全写不出。直觉告诉我,靖瑶对李俶的余生就是这样的:“时常撒娇,适当服软,合理装傻,永远清醒 = = 余生,陪你演戏”,没办法,李俶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实在是太轻了。
轻声细语,言语温柔的表达关心后,问一句“你和珍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唉,是个人在这时候都要想歪吧。
靖瑶的余生没夺了他的江山,真的是太仁慈了。
都说“喜欢一个人,即使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可最后的抬眼,正视,我从靖瑶的眼神里看到的是震惊,原来如此,接受,以及李俶在她眼中逐渐消失的光环。
这也是为什么我完全写不出任何一点欢乐的东西,甚至不想去回忆。
她的放手,到底惩罚了谁?
李俶吗?
真正惩罚的只有我,为什么要带着脑袋(理智)去看剧,为什么不是只看脸就好。
############################
我到底哪里来的这些感慨,真的是闲的!我就不应该把它当个正剧来看,给自己找不自在。这前一半拍得那么梦幻,后一半拍得那么真实,这到底是想干什么?
剧里,剧里我认为一直都是靖瑶在拿江山换李俶,所以配上那两首歌曲,我觉的相当应景。
~~~~~~~
上一章:《大唐荣耀》~3随写独孤靖瑶
下一章:《大唐荣耀》~5独孤靖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