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亭子名
差不多有十个月没在当当网上买了书,回来后赶紧买了些。被日本书动辄就折合几百人民币虐了很久,回来看到一两百的书也就不以为意了。买了两本跟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书,粗粗翻了一下,幸好我的研究主题和方向跟他们还是有不少差别,没有撞车。我脑容量小,对动辄政治学意识形态之类的分析不甚感兴趣,视角也窄,只愿意关注语言学,哲学或者美学这一部分,同时也觉得国内的研究学者确实也因为受限于研究条件,没在欧美留过学的话,欧美的研究成果就引用得极少。总之,还得想法睁眼看世界。另外也觉得搞理工的比较悲催,同一领域里,别人先发表了研究成果,基本上就意味着自己得另起炉灶了。
当然也还是要继续做做梦的。喜欢音乐的人最后都会不可避免地喜欢建筑和哲学,这类偏抽象重结构的东西,我对绘画,电影和小说之类始终就热度不高,虽然也看,倒更喜欢诗歌和随笔一些。人生理想就是给自家建个窝棚,哪怕是个草庵呢,所以对茶室设计特别感兴趣。最近买了本日本现代茶室设计经典案例,都是当今有名的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小品,摄影做得用心,讲究细节和光线,不过粗疏的我更关心的是设计的观念。这些比实体更让我感兴趣,哪怕只是一个茶室的名字。
宋人唐庚,18岁时拜谒苏东坡。东坡问他读什么书,他规规矩矩回答,刚读了《晋书》。东坡就问他:“其中有什么好亭子名?”唐庚“茫然失对”。晋书我没读过几段,更不知里面有什么好亭子名。不过这个典故让我给朋友的孩子取名字时真的是从他的《喜雨亭记》里取的。
茶道跟哲学艺术的关联之深令茶室的名字自然也饱含深意。黑川纪章设计的茶室我并不觉得很美,但名字好:唯识庵。磯崎新设计的叫有时庵,取自曹洞宗派始祖道元禅师的《正法眼藏》:“处处有时,时空一体。”杉本贵志在繁华的六本木餐馆内设计的钢制茶室叫“春秋”。当然, 一向有奇思妙想的藤森照信的茶室就是随机缘取名,茶室过高了,就取名“高过庵”,简单易建的茶室就叫“一夜亭”,屋顶上放满种着韭菜的花盆,茶室就叫“韭屋”。电影导演宫本亚门和建筑师后藤哲夫在冲绳海滩旁边的悬崖上建的茶室叫“祈庵”,茶室面对海滩,但采用茶道哲学里的“视觉限制”原则,只开了一扇窄窄的竖窗,仅能见天空海洋和山崖的一角。相对古典的有“听松”,“清风”,非常哲学的有“空门”,“空庵”,比较入世的有内田繁的“一聚庵”,武部正俊的“聊娱亭”。不过没有收录吉冈德仁的透明茶室“幻庵”,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设计。第一次去奥赛,大家都在看画,我倒是被他设计的半透明凳子迷住了。
空或者幻,都是好名字。我设想的茶室,只在虚空中,只在幻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