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的《活着》以后⋯⋯
我平生第一次一口气读完一部长篇小说,它是余华的《活着》,中国版的《约伯传》。当晚又找出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看了一遍。作者真是"残忍",居然把福贵的所有亲朋好友都写"死"了,连最后的希望"苦根"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头与福贵同名的老牛。小说自始至终都是"大白话",真心折服于作家的"讲故事"技巧。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书合上,思绪却无法合上⋯⋯
在这个笑容僵硬的时代我想好好哭一回,久久不能忘记书中出现最多的句子:眼泪又掉下来了。
福贵的曾经是那么的不堪,从少爷到穷困潦倒,一无所有。还直接导致"爹熟了"(死了)。全是因为一个赌字,好在他真的说话算数,从此不再赌,其实也没有了赌本。他没有因此而破罐子破摔,租地拿起了锄头,又准备"把鸡养成牛"。(书中的经典章节)一个人能接受从天上掉到地下的现实,在巨大的落差面前选择坚强的"活着"需要勇气。福贵做到了,并不断的在反省、在弥补,然而现实的残酷,福贵的前路比所有人坎坷。被抓壮丁后百转千回又回到了妻儿的身边时,面对的是母亲离世、女儿变成聋哑,不幸组团而来。
龙二被枪毙的事件让福贵和家珍紧紧地抱在一起,龙二短暂的风光以后,成了福贵的"替死鬼",福贵所有家财的"输尽"赢来的是"活着"。祸福相依。
"只要高兴的活着,穷也不怕。"
"活着什么也不为,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然而福贵所满足的活着并不容易,之前所经历的"泪水"只是一个引子,接下来的打击如强台风般刮来,根本无法阻挡⋯⋯
妻子家珍的"软骨病"越来越重了,唯一的儿子有庆因为"太积极"再加上"医生的失误"死了……在"煮铁"和"煮树皮"的年代,福贵的生死战友春生自杀了。"你的命是爹娘给的,你不要命了也得先去问问他们。"春生没有问爹娘。
在凤霞出嫁的前后,福贵一家有了笑声。但这仅仅像梅雨季节的太阳,只露了一下脸,接着又是如雨的泪,如泪的雨。凤霞因难产死在了有庆死去的医院,歪头女婿又因一次意外事故也离世了。
福贵从城里带回了"苦根"(凤霞与二喜的儿子,苦根的名字是家珍取的。)
家珍又走了⋯⋯
福贵的苦难似乎已到头了,读者阅读到《活着》的这一页都开始松口气了,陪着福贵的泪水也好像流干了。正在要祈愿福贵的晚年有苦根的陪伴而幸福时,作者太"残忍"了。
苦根在七岁那年又死于一场意外⋯⋯
福贵与同名的老牛福贵在太阳底下继续交谈着……一起等待夕阳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