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长沙・美食逛吃等死指南
对于湖南并不陌生,几年前就去过一次,但当时主要以游玩张家界,凤凰古城为主,就在长沙短暂停留了一晚,逛了逛太平老街。可能正值长沙城建时期,当时整个太平老街正在翻新,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留下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再次去,感慨现在城市的变化真的大,每个城市都在拼了命的搞城建搞基建,喊出「XXX最高建筑」这种标语简直和菜场里卖菜一样简单。
这次去长沙,住宿选了开在市中心的一间民宿。硕士期间,研究的课题和中国城市搭边,中国城市多种多样,不同的城市的有着不同的城市规划。在长沙的市中心就高楼和矮房的共存,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一边是地标式的国金中心,一边则是成片的矮房平楼。不过,dont care!毕竟来喝茶颜悦色才是我来长沙的目的!

长沙的这个场景已经成为了新一届的网红拍照地了。但十几年前出去旅游的时候还会喜欢去美食小吃城里吃东西,现在对于那些已经不太感冒了。要怪就怪人民日渐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

长沙美食究竟味道怎么样,是个极其主观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他的魅力,可以从晚上十点多,下着雨,出门觅食的人头还是那么攒动...这一点看出。
不过后来查了查,我住的民宿正位于长沙酒吧,清吧一条街。十点,年轻人的「蹦迪之夜」才刚刚开始。
茶颜悦色

去长沙之前,曾听闻长沙「处处有茶颜,家家都排队」。原先,对于这种话,我是很不屑一顾,觉得都是商家的营销手段,例如:某喜茶...但到了长沙后发现,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真的是十步一家茶颜悦色,当然离开中心商区就不太了解情况了...
去长沙之前,还做好了像喜茶那样排长队买奶茶的准备。但实际上,因为开的店面很多,茶颜悦色的排队时长都还在我可接受的范围内。看着店里忙碌的小哥,感觉他们真的是在为全中国人民的奶茶幸福而工作着...

本身是个不喝奶茶的人,液体只喝牛奶(不咋加料的),咖啡,水,偶尔解解馋会来一点零度可乐。但在长沙的两天,出于对这个伟大中国奶茶事业的好奇,还是为茶颜悦色的TOP3和当季新品贡献了我的钱包和体重。 其中感叹,TOP2的幽兰拿铁和声声乌龙不愧是TOP2,真的是经受住了十三亿(maybe..)老饕中国人挑剔选择的无冕之王。幽兰拿铁偏甜但是不会腻,声声乌龙则更偏清爽一点的口味,是没有奶盖的。但筝筝纸鸢就很普通,最失望的是当季新品ー三季虫。在我感觉,就是很普通的一点点奶绿的感觉。
湖南省博物馆

自诩也算是半个博物馆爱好者吧,虽然常常在看完一个展的时候才会在网上恶补相关历史知识,导致外号ー「叶公好龙」本龙...但是看博物馆,重在参与,是不。只要为他花钱,就是赞助振兴中国文物事业了!
湖南省博物馆的常设展是「湖南人」,讲述了湖南这一地域以及湖南人的迁徙历史。

湖南貌似被称为南方地区的青铜器重地,常设馆「湖南人」中展出了许许多多的青铜器。不过感觉字画瓷器类的展品不是很多,辛追的陪葬品感觉能占一半...

这三件应该是展出的青铜器中之最了。现存最大的青铜罍,皿方罍。迄今为止只有一件的以人脸为主要纹饰的青铜礼器,人面纹方鼎。迄今所见,唯一一件商代猪形尊,豕尊。都是王刚节目中提到过的国之大器

顺便,还发现了一张明治时期,早大政治经济学科的毕业证书。表示好希望我毕业的时候,慶應也能给我发一张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毕业证...对于早大,咱慶應输人不输阵好吗!
马王堆

不看马王堆大概就算没到过湖南省博物馆吧..顺便吐槽,疫情期间凌晨十二点开放湖南省博物馆的预约,但是你十二点到一点整个系统维修是闹哪样...

马王堆展应该是把辛追实际的棺椁挖了出来,移到了展厅中。又按照实际的高度,还原了一号墓室。走过各种玻璃栈道没啥感觉的我,看到这个还原的墓室倒有一点恐高症发作...

实际上看到辛追「豪华」的陪葬品还是小小震惊了一下。不要说各种珍贵的典籍了,光碗就陪葬了一百个,还有杨梅这种,在当时需要长途运输才能吃到的水果。

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中,感觉辛追的陪葬品就能占一半。都是在教科书上出现过的「老熟人」。最后的辛追遗体不能拍照,虽然在电视上看到过许多次,但是实际看到实物的感觉还是满震撼的。
辣椒炒肉

作为中国最不能吃辣的省之二,江苏和浙江来的人,外加一个一点辣都不能吃的假云南人,去长沙前我们发誓要吃遍长沙的辣椒炒肉。第一天,我们就选择了「炊烟」家。而「炊烟」家也是我们吃的三家连锁湘菜馆里,我最喜欢的一家。他家的「高山小土豆?」是我的最爱,感觉和我们这边的土豆口感不一样,不知道是品种的原因还是在制作的过程添加了特别的料。

第二天和小伙伴撸完了一家沉浸式密室后,晚上选择去了旁边的一家「费大厨」吃。原本在大众点评上看到,「炊烟」「费大厨」「一盏灯」这三家连锁的饭店排队都需要蛮久,但我们实际去的时候都还好,可能是因为这三家的连锁店开的实在太多了。所以千万不要在一家店吊死...要是一家店外面排队的人很多,就去旁边的商场里转转,可能就有没啥人在排队的店。
「费大厨」的辣椒炒肉标记的是两个🌶️,但是辣度真的还好,是我这个不吃辣的浙江人都能接受的,对于四川重庆江西那些地方的,应该完全是小case。

最后一天和吃了「一盏灯」,在这三家店里,感觉「一盏灯」是最不好吃的,放的油最重,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最后一天,我对辣椒炒肉已经味觉疲劳了...
最后总结,至少长沙连锁湘菜馆的辣椒炒肉,因为去吃的外地人很多,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其实都已经被改良的不太辣了。至于地道的那种湘菜苍蝇小馆,我们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不去尝试了,怕被辣哭....另外,感觉湘菜的精髓应该是下饭或者拌饭吃,不过怕被辣哭,也很有自知之明的没有尝试.. 橘子洲头

第一天我们就决定先把大景点「橘子洲头」给逛了,事实证明我们最后也有且仅有去了这个室外的景点。剩下的日子要不在吃,要不就是在室内逛。橘子洲头是可以不用步行,全程坐车的。被小伙伴称之为「科技逛景点」...

在坐车去看毛主席像的时候,江的对面会路过一个小楼。当时三个无知少女还在讨论这个楼是不是「岳麓书院」...后来发现人家叫「杜甫江楼」...希望当时一起坐着托马斯观光小火车的人,没有听到我们的讨论..
嗦粉

长沙的另一个美食就是嗦粉了。第一天被小伙伴带去了,据说是张艺兴每次回长沙都要去的位于坡子街的「肆姐米粉」。感觉后来吃的几次辣椒炒肉,都还没有这家米粉店的辣椒酱更辣...

原先一直以为「蛙来哒」是四川或者重庆菜,去了长沙才发现是湘菜,在外地要排队取号吃的「蛙来哒」感觉在长沙完全没有人气啊。我们去的那家,上座率极低。饭点了,都还只有寥寥几个桌有人...感觉长沙真的美食连锁店的地狱模式,一家店要是能在长沙开拓出市场,那走向全国,走出世界指日可待!(不过「蛙来哒」不会是在长沙开不下去了,才在外地开店的吧?真的好难吃...) 以及据某一位湖南同学推荐,去「黑白电视」吃了小吃。emmmm要吃臭豆腐的话首选「黑色经典」,糖糍粑的话「黑色经典」或者「金记」都可以,就不要在这家「黑白电视」浪费时间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