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
【读书笔记】
PART 1 表现
有新任务时:这次一定要早早开始,准备充分,漂亮完成任务;
一边抱着这样的想法,一边迟迟地艰难地不肯开始;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产生焦虑情绪;
快到ddl时:要么觉得完成无望,放弃任务;要么艰难开始,草草完成,结果呈现与一开始设想大相径庭;过程相当痛苦;
PART 2 心理原因
1、人的本能
工作和学习从来都是反人性的,人的本性要求,满足基本生理欲望、轻松。
2、逃避失败/成功
工作或学习上的表现上下浮动是很正常的,高手保证高质量产出的原因是,保证持续地输出,但他们不能保证每次输出都是正向的,高质的;
但人们常常将自己的表现上升到能力甚至价值观的层面,认为不好的表现就是对能力的否定,这种心理造成面对任务不愿意开始,没有开始就没有失败。
3、完美主义
包括行动上的完美主义(往往任务完成不会太差)和思想上的完美主义(致命的,促生对现实的逃避,永远无法开始)。
PART 3 解决方案
1、调整心态
不必自责,更不必苛责。再牛的人也会面临拖延的问题,区别不过是他们能很好地帮助自己解决。当你觉得拖延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损伤信心,让自己深感挫败时,就应该寻求帮着,想办法解决。
拖延症说到底是一个怎么面对自己,怎么跟自己相处的问题。降低预期,从我要做一个全世界最好的东西到我要做一个全世界最烂的东西,我们只对过程负责不对结果负责。拖延是个精力管理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调动精力和注意力,调动理智,让它为我们做事。
2、设定deadline
第一生产力
3、改变环境
创造一个能让自己快速心定,没有打扰,进入状态的环境。
总体评价:
作为一本心理学书籍,对拖延症原因和心理分析透彻,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充分认识问题。但给出的解决方案较薄弱,相信还有很多实用有用的小tips,但本书并未提及,这也不是本书的重点,需要在其他书或分享中寻找总结。
没有精读的必要。
2020.10.04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