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淘书记

早晨(2020年10月3日)起得有点晚,但想到今天周六,应该有书市,遂决定去看看。到了鼓楼天街的旧书市场,依然人流如织,书摊不少,淘书者也很多。我刚到,还没有来得及淘书,张新华老师就喊住了我,我还以为他已经回去了呢,原来他的书放在一个朋友的书摊,他送给我两本书,即原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情忆母校感念师恩 永远在路上》编委会编的《情忆母校 感念师恩 永远在路上》和《原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情忆母校 感念师恩”大型公益活动闭幕式专辑》,2018年9月编印。这是老毕业生的聚会和回忆。我们聊了几句,我继续逛书摊。

在一个书摊,看到天津市第一印染厂55年—67年的肃反材料,一个文件夹。我之前在书摊购买了类似的很多档案资料,这恐怕也是流出来的一部分。只不过,这是天津市第一印染厂的,还有一份是《赵丕志在运动当中调查材料》,1968年3月31日立。但实际上是有关田仲文的材料,根据天津市档案馆的档案记载,成城号百货门市部,是民国三十八年(1949)七月四日开始营业。经理即为田仲文,股东为周凯英、武锡瑞、荆华、周子思、赵悉铎共同合伙经营此门市部,有一个店员。于1952年6月30日因经理田仲文故去,资金亏尽,解散此门市部。而根据其他的证词,田仲文是武清杨村人,在天津市仁昌线店待过,后来因待遇不好,辞退了仁昌的工作,在一个财东的帮助下,他干了一个华隆百货庄,一年多也离开了,后来去他姑父在河南省开封市的一个面粉公司工作,但是工作了三年时间,又回到了天津。而周凯英在天津市义顺成文具店工作,两人一拍即合,由田仲文出头组织了一个百货摊,是五个人合伙,不过因为没有资金,大都是先从以前认识的百货商啥账干的,1951年天津市开始三反五反运动,田仲文的一个师弟邢开森将天津市公安局合作社处理的商品销售给我们,结果在此时被提了出来,到该问题交代清楚后,田仲文于1952年2月在后院用自己买的一把日本菜刀自杀了。后来经政府审查后认为属于“基本守法户”,经过天津市复议委员会复议,得到宽大处理。赵金铎住在天津市教堂后明昭里,在天津市砖瓦厂工会里工作。荆华是武清县人,在陕西省西安市方式工业局工作。其他的还有一些第一印染厂工会会员的档案袋,里面有一些会员个人信息。还有一些是天津市东方红胶鞋厂的个人档案资料,但是都比较简单,价值不大。但是从这些调查档案,我们可以知道当年对某个人的调查还是很详细的。那时候,每个人的社会关系和活动都有组织进行管理和掌握。这些资料零散,比起我上次购买的量也少了很多。刚开始摊主要价比较贵,全部要一百元,但是我反复给他说这些资料太零散,而且不成系统,没有太多价值。第一次由于没有达成协议,我又到别处逛了一圈,快要回去的时候,我再次来到这里,经过友好协商,感觉这个摊主也比较老实,最终我们以60元成交。

后来,我又到之前购买档案资料的那个书摊去逛,看到仍旧有一些档案资料,但是多为1980年代的资料,价值不大,我就没有收。然后又逛了一圈,在一个书摊看到几本书话类的书,有来新夏先生的怀人书,还有一本冯金牛的《书林札记》,还有一本是郑振铎后人的写的郑振铎传记等,有看到一本《上海日本居留民研究》,这些书都是天津图书馆散出来的。由于每册都是十元,我觉得有点贵,最终只收了一本《书林札记》,为博雅文丛之一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有作者关于盛宣怀档案研究的札记,还有一些读书杂记以及有关上海史研究的成果。作者是上海市档案馆的研究人员,接触到大量档案一手资料,所论有理有据,功底扎实。下午送心心上课的时候,看到还有两个书摊在没收,于是又去看了一下。这个摊主倒是很熟悉,只不过由于其所卖书的价格太贵,我很少在他这儿买书。我看到了一本《天津共产党志》,天津通志新版,要价60元,我觉得有点贵,关键是没地方放,我就没有收。后来有看到一本《清末民初风云》,是《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粹丛书》第1辑,大都是当事人所写,有点意思,我就购下了,10元。或许是假日,也或许是前两天书摊少,今天几乎没有遇到书友,只遇到王传林先生,不过他不是买书,最近他都是摊主,开始卖书啦。后来在朋友圈,倪斯霆先生还说今天不是没有书摊吗?我回复说有的,而且还挺热闹。看来节日弄得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哪天出摊了。
2020年10月4日上午于沽上静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