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六)
路牌怪上线

这几日行程,常州-镇江-扬州-高邮-淮安,多半是骑行在路上。
一如既往,路上的景色大抵相同。大片稻田,乡村小别野。

比较特殊的就是,从镇江到扬州,坐了汽渡。

无论重卡,还是小车摩托散客,都从这里渡过浩荡的长江水去往扬州。京口瓜州一水间,说的也就是这里了。
于我,五块钱少骑两公里是再开心不过的事情了。
还有在我记得的为数的碎片记忆了,小时候曾经也坐过,但我总是有种梦里的感觉,直到坐上,我才觉得那不是梦,我曾经这么多坐过,和爷爷奶奶不知道去哪里的时候一定坐过,不然我怎么会有轮渡载满车的画面感呢,十几年前车渡长江就是这副画面。

到了目的地后,最爱还是来一杯奶茶,慢悠悠地喝,然后躺在床上看航拍中国,景点也无心去逛了,瘦西湖?心想胖西湖都去逛过了,对瘦西湖再没有兴趣,还不就是亭台楼阁和园林呗,去看人家多有钱吗,乾隆在那么多地方留下过足迹,我还能看遍了不成,生活街区小巷间感受下扬州的烟火气就好了。主要还是吃到当地特色,吃为重!
来了扬州,没吃扬州炒饭怎么行,还必须吃到正宗的,于是在住的附近我找到了金裹银,名字倒是有意思。

住的青旅老板娘跟我说,国庆期间,哪哪的夜景特别漂亮,有灯光秀表演。但当我吃完炒饭已经八点多了,当然我想去,另一方面,如果什么都想要而不懂取舍的话,会把自己的旅途弄得很累。灯光秀嘛,曾经在重庆看得还少吗,一个人去看灯光秀未免寂寥,算了算了,回去早点洗澡洗头休息,第二天也好起个早床,去吃个皮包水,然后接着赶路要紧。

扬州很多茶社,各种春,啥富春冶春……后来经过我深入研究,这都是给游客开的,当地人一般少去吃。
最后我选了运河旁边花园茶楼,有好多想吃的,三丁包,五丁包,蟹黄汤包,大煮干丝,虾籽混沌,千层油糕。
我一个人,吃不下,取舍再取舍,点了大煮干丝堂食,带了三丁包和千层油糕在路上解馋。大煮干丝,那个汤,乳白鲜浓,干丝也很有味道,赞爆,让我吃个一干二净。
接下来,沿着运河继续北上了。



自从进了扬州后,我发现层出不穷的交通标语,哈哈哈,太用心了吧。我都被逗笑了,一定遵守交通规则!




每次看到界牌,我都感动哭,意味着我终于踏入地儿了。


沿着这条路一直骑行,旁边有大运河一路陪伴。
秋意渐浓的景色不错,最恶心我的是有两次当我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发现有两只蠕动的软体动物在我的衣服上爬行,啊啊啊啊啊啊啊,实在令我抓狂!
从扬州到高邮不是很远,下午两点就到了。
提到高邮,我脑子里还是汪曾祺老先生笔下的咸鸭蛋和运河堤。
还记得我的印象里,运河堤很高,村子好像悬在运河下边,每到发大水到时候,总有被淹的危险。而我看到的落差并没有那么大,也许是运河水没有以前那么多了,村子里除了老房子比较低矮外其他的建筑看起来没有那么矮的缘故吧。




经过运河二桥,就是高邮湖了,就在运河旁边。本来打算看日落的,这景象是看不着了,落霞与孤鹜都没有,只有秋水共长天一色。人一看到开阔的景象,哪怕是水景湖景已看腻,还是心里一个激动。
高邮,是个很舒服的小城市。就像县城的感觉,闲适,却也比家里的县城繁华一点,文化底蕴厚一点。
没有过多的景点堆砌,也不会对他产生无聊之感,大概就是这么个印象了。


物价不高,从进来村子买水,告诉我农夫山泉只要1.5开始,我就产生了好感。而这碗阳春面只要6块,我多久没吃到这么便宜的晚餐了呀。我是不习惯也不喜欢吃这种面的,在家吃的面多是韭叶面或者比这稍粗一点的面条,可这家做出来,让我忽略它的面条种类,和扬州清淡的阳春面不一样,它味稍重一些,我只觉得味道相当不错,性价比相当高了。

焦家巷保留了以前的民居,都是只有一层矮房子,夜幕降临,这家小小的面馆显得格外温馨。
接着,找老板娘咨询买咸鸭蛋的事儿,原来他们本地人自己都会腌制的。她很热情地为我指路,推荐我可以买红太阳。好吧,外地人啥都不懂,除了买大厂出产的让我觉得保障一点外,也只能这样了。看红太阳的淘宝评论是不太好的,只希望线下买的礼盒装能够质量好一些吧。天津姐姐说她一家都爱咸鸭蛋,哈哈,果断给她邮了一盒过去。

二早,要告别高邮,赶往淮安了。
到地界,我才知道淮安是周总理的故乡。天啊,没文化真可怕。
可当天的天气不太友好,到了下午就雾气重重。天气不好,心情就一点也不愉快了,三四点开始小雨纷纷,五点甚至大暴雨,在雨中淋了个透,我感觉我是一块海绵了,能挤出水来,沿着翔宇大道一个小时的奋战才到酒店,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