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笔记 | 儿歌讹变·辅音习得问题 1003
这是叶军老师在上周三的讲座,题目是“儿歌讹变反映的辅音习得问题”。为了节省阅读时间,我先把讲座的结论放在下面:
- 世界语言中,塞音广于塞擦音的分布。塞擦音的习得要晚于塞音的习得,塞音要早于塞擦音的习得。
- 由于塞擦音和擦音均集中于齿部。语言习得中,齿部的塞擦音和塞音最容易混淆。
- 硬腭是塞擦音中比较集中的发音部位,在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倾向于用齿部的塞音替代硬腭部的塞擦音。
好的,下面是讲座的笔记。
首先,老师指出了一个有趣的儿歌现象。“城门城门几丈高”,在不同方言地区中会被讹变成“城门城门鸡蛋糕”。“三十六丈高”则逐渐讹变成“山是绿豆糕”。根据这一现象,老师引出了主题——儿歌讹变反映的辅音习得问题。
儿童语音习得顺序
■雅各布逊的音系习得不可逆一致性法则(Jakobson, 1968, Law of Irreversible Solidarity)。儿童语音发展表现为若干阶段,这些阶段的排列,严格遵守具有普遍性的内在系统法则。
■雅各布逊关于辅音习得顺序的论述(Jakobson,1968)。发音部位靠前的辅音,比发音部位靠后的辅音较早习得。塞音比塞擦音较早习得,鼻音比非鼻音较早习得。
■塞擦音和塞音的习得顺序:唇音——齿音——软腭音,齿音——硬腭音。 儿童中文语音习得顺序 ■辅音-发音部位,前早于后。不会发软腭音g,用齿音d代替。原因:发音动作的可视程度。唇读法。比较容易模仿。(哥哥-dede) ■塞音早于塞擦音,不送气早于送气。 对儿童语音习得顺序的研究■生理:儿童会较早习得辨识和发出都比较容易的音位。
综述研究(Sharynne& Kathryn,2018)。通过对31个国家27种语言的26007名儿童的辅音习得研究进行综述得出结论,认为塞音、鼻音和非肺部气流音的习得早于颤音、闪音、擦音和塞擦音。 发音难易的生理机制老师从阻碍特征、动程特征、声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各类塞音、塞擦音的发音特征比较。其中,阻碍特征包括:阻塞与阻碍;动程特征包括爆破与摩擦;声源特征包括声道音和嗓音。研究发现,不送气清塞音最“简单”。 所以根据发音难易的生理机制,塞音、塞擦音在发音上的难易顺序为:送气塞擦音>不送气塞擦音>送气塞音>不送气塞音。而塞音、塞擦音的习得顺序为不送气塞音——送气塞音——不送气塞擦音——送气塞擦音。
Jackobson的观点:一个音位习得的早晚,主要由该音位在世界语言中的分布情况而定,分布广的音位较早习得,分布窄的音位较晚习得。老师认为这句话的逻辑推理反了,应该是:较早习得的音位在世界语言中的分布广,究其根本,是因为较早习得的音位掌握起来容易,因而在音位系统中出现频率最多。 辅音习得顺序的分布塞音和塞擦音的组数(同一发音部位为一组)和个数的统计结果。
1.在世界语言中,塞音无论是组数还是个数,都明显多于塞擦音。在同一语言中,绝大部分的语言内部,塞音的组数或个数,都多于塞擦音。同一语言中,少部分的语言内部,塞擦音的组数或个数等于塞音。但绝对没有“多于”的情况。
4.汉语的塞擦音相比其他语言来说,组数个数都偏多,因此对汉语学习者来说难。(这是一个很新奇的视角诶~)
5.塞音、塞擦音与其他发音方法的关系:A.存在清浊对立:58种语言中,塞音组数多于塞擦音的有50中,等于塞擦音组数的有8种。B.存在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19种语言中,塞音组数多于塞擦音的有18中,等于塞擦音组数的有1种。
6.塞音、塞擦音与其他发音部位的关系:A.塞音按发音部位排序:唇音、齿音、软腭音、硬颚音、喉音。B.塞擦音按发音部位排序:硬颚音、齿音、唇音、软腭音。C.由此看出,塞音和塞擦音同时分布比较集中的发音部位是:齿音与硬腭音。 终于到结论了!!!
- 在世界语言中,塞音的分布明显要广于塞擦音的分布。可以推测,塞擦音的习得要晚于塞音的习得,塞音的习得要早于塞擦音的习得。
- 从世界个语言塞音、擦音出现的发音部位来看,塞音的分布明显广于塞擦音。塞擦音只集中于齿音和硬颚音。
- 由于塞擦音和擦音分布均集中于齿部,所以语言习得中齿部的塞擦音和塞音最容易混淆。
- 由于硬腭是塞擦音中比较集中的发音部位,而塞音的分布相对较少,所以在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倾向于用齿部的塞音,去替代硬腭部的塞擦音。(“几丈高”的“丈”——“鸡蛋糕”的“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