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上的摩西 种种
小说是绝好的。此处仅粗浅关涉文中少许背景要素,作为简易旁注。
均源自网络。
皮夹克:
- 佟二堡是辽宁省灯塔市的一个小镇,常住人口仅4.3万人。20世纪80年代初期,佟二堡人去外地采购布料时,发现皮夹克热销,而且赚头大,一件皮衣可以赚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于是,他们就把手中的布料换成了皮革,做起了皮夹克。几乎是一夜之间,佟二堡全镇人都做起了皮衣生意,赚钱的买卖,谁也不愿落下。规模上来了,量也上来了,皮装加工业和销售市场渐渐形成了。
- 今年57岁的关云川1979年进入沈阳电缆厂参加工作,回忆起最初的日子,他仍然觉得骄傲。“那时候厂子里啥都有,根本不用你自己操心。我们80年代去南方出差,都穿皮夹克,南方那时候都务农呢,谁穿得起皮夹克?”
西凤酒
- 四大名酒是指在1952年的第一次全国评酒会上评选出的四个国家级名酒,分别为: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曲酒,陕西西凤酒。
二王案
- “二王”即王宗坊和王宗玮兄弟俩,沈阳人,新中国第一张悬赏通缉令上的通缉犯,震惊全国的大案“东北二王特大杀人案”的主角。从1983年2月12日二王在沈阳犯下第一起命案至9月18日被警方击毙的七个月之间,“二王”凭借枪支和手榴弹打死打伤公安执法人员和无辜百姓18人(打死9人伤9人),五次逃脱警察的追捕。二王逃亡期间,谣言弥漫全国,给民众带来一定的恐慌。最后二王逃到江西广昌的盱江林场的一座山上。由公安、武警、军队、民兵组成了近三万人的围剿队伍(包括武汉空军部队的一架直升机),形成了四个包围圈,将二王击毙。
蒙东
- 指东北经济区中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 锡林郭勒盟。
军令状
- 原指下级为了完成上级发布的军事命令和战斗任务而写下的保证书,完不成就要受到军法的严厉惩处。现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范围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军队
车标
- 出租车标书,指出租车运营许可证,因为最开始是以投标的方式获得的,所以在出租车行业内部都称其为标书。一般的车主都习惯简称为“标”。目前沈阳的车标分为大标和小标两种,大标归出租车公司所有,出租车主拥有6年使用权,到期车报废后,还要重新从公司购车,并再次花费租标的费用。而小标指的是出租车主拥有所有权,现在车主自己有车标的已经很少了。
- 车标的出现大致是在上世纪90年代。60多岁的赵凤刚是沈阳最早开出租车的司机之一,在他的记忆里,车标正式出现是在1993年,当时他花了3万元钱买了一个车标。“那时候买标书特别容易,标都是国家的,只要交了钱,办了手续就能开出租车了。”
艳粉街
- 艳粉街,位于铁西区南部,北起沈辽中路,南至艳粉明渠,全长1800米,宽18米。1955年始建。1989年命名时以此地原为艳粉屯得名。
- 真实的艳粉街地区是从上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当时,日本人开始在太原街到现铁西的大片范围内建设工厂,艳粉街也包括在其中,很多工厂都在这一时期拔地而起。1920年,沈阳第一个日资红砖厂便设置于艳粉街,有了工厂后,田地大多成了砂土坑。
-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大批工人开始在这一方土地上安家落户,同时也变成了诸多外来务工人口所选的居住地,到上世纪90年代,艳粉街的居民已经达到2万余户,形成了沈阳最大的棚户区。
601所
-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直属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于1961年,是新中国组建最早的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战斗机的总体设计与研究工作。
学前班
- 学前班,始建于80年代初,由于幼儿数量多,很多幼儿园没有条件接纳过多的幼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始兴办学前班,缓解了入托难的压力。
-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 不高,国家财力有限,在农村地区尚无法普及学前 三年教育的实际情况,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认为举办 一年制的学前班是当前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为此,1986 年 6 月教育部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 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大力推动农村学前班的 发展,并使得学前班在过去 20 多年中成为农村幼 儿教育的传统办学模式。
国光苹果
- 原产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苹果栽培种,培育于1700年代末期。1868年引入日本,有“49号”、“晚成子”、“雪下”等多种名称,后统一命名为こっこう,“国光”来源于其读音Kokko。1905年,日俄战争后引入辽南的熊岳农事试验场。
- “单位工会每年的秋天都要为职工到远郊区或外省去拉“国光”苹果。拉回来之后,作为福利分给大家。每人一筐,大约有四、五十斤。拿回家放在厨房靠凉台通风的地方,可以吃一冬时间。在那个知足的年代里,工资只有几十块的我们,这是唯一能吃得起的水果。”
秋林公司
- 1867年,俄国人秋林创建,1900年5月14日,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延伸,秋林公司在哈尔滨设立了分公司。命名为“秋林洋行”,之后又在洋行下设了面包厂、灌肠厂、服装厂、烟厂、酒厂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秋林公司迁往哈尔滨。1937年由英国汇丰银行接收经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对英美等国宣战,秋林公司由日本接管,并更名为“秋林株式会社”。1945年日本战败,苏联政府接管了秋林,之后于1953年10月有偿移交给中国政府,成为国有企业。2004年,国有资本完全退出秋林集团。
- “50年代,老秋林在一楼楼梯底下摆柜台卖面包,1角05分一个,柜台前的长龙沿着楼梯蜿蜒上楼,再拐上几个弯,成为一景。还有老哈尔滨人津津乐道的列巴圈,还有“里道斯”红肠、巧克力酒糖、西米旦(奶酪)、俄罗斯甜酒。”
五爱市场
- 五爱市场始建于1983年6月,原市场曾地处沈阳沈河区五爱街而得名。1983年至1989年市场经过6年的精心培育,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壮大,已由原仅有20几户业户的市场发展成为拥有业户20000余户,经营商品30000余个品种,从业人员6万余人,年成交额215亿元,年税收额2亿元的享誉全国各地的特大型批发市场。
- 1989年10月,根据城市改造规划的要求,五爱市场在现址(沈阳市沈河区风雨坛街65号,风雨坛街与热闹路交叉路口处)开始动工兴建新市场,从而结束了五爱市场为马路市场的历史。
- 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热闹路与风雨坛街沿线,全国五大集贸市场之一,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最大的流转型轻工产品交易中心,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批发市场之一。
烟标
- 烟标,也称烟盒、烟包、烟纸、或“烟牌”,俗称“烟壳子”,是指卷烟及烟草制品的直接外包装物,包括商标、封签、条盒等形式,由中国大陆烟标收藏家、南京市烟标收藏协会首任会长余晋麟于1980年代所定名。随着民间爱好者的日益增多,烟标逐渐成为所谓“世界四大平面藏品”(烟标、火花、邮票、酒标)之一。
-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卷烟消费需求日渐增长,1981年新乡卷烟厂建成投产,一批与新乡相关的题材纷纷登上烟标。当时烟草市场空前繁荣,烟标设计百花齐放,同一品牌的烟标多数都有多种版式,颜色和图案搭配也各不相同。
- 在1970至1980年代的中国大陆,烟标常被人们折叠成各种几何形状,作为一种儿童玩具或游戏道具,算分儿。
平原烟
- 1949年8月在原冀鲁豫、太行、太岳解放区基础上设置平原省,省会在新乡市。平原省位于在河南省以北、河北省以南、山东省以西、山西省以东。全省辖新乡、安阳、聊城、濮阳、菏泽、湖西六个专区、56县和新乡安阳2市及焦作矿区。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分别划归河南、山东两省。平原省撤销后,新乡依然保留了许多与平原省有关的地名,例如平原路、平原商场、平原饭店等。平原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新乡卷烟厂烟标的名称。
老龙口
- 北方高寒地区典型的浓香型白酒,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特产。老龙口地处长白山余脉与辽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高敞,地下水源充沛,属矿泉水质,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及微量成分,宜于酿酒。老龙口白酒始终延续传统工艺酿造,即坚持在原址,并用原井水、原窖池、原酒海进行酿制和贮存。
择校费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择校现象已初现端倪。如今,高昂的赞助费、特权的“条子生”等不断出现,择校之风甚为嚣张。家长为此叫苦不迭,尽管如此,倍受谴责的择校费却依然名正言顺的存在于中国的教育体制中。
- 1995年中纪委全会后,国家教委迅速发文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判定"择校生问题已经由高中阶段波及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和小学",明确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和小学必须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不准招收'择校生',严禁把捐资助学同录取学生挂钩"。
海鸥手表
- 1955年3月24日,第一块国产表在天津手表厂研制成功,定名为“五一”牌手表,这也是海鸥手表的前身。随后,中国第一只航空计时码表、第一只自行独立设计制造的“东风表”、第一只出口手表“海鸥表”,以及第一只符合国际标准的女表均在这里诞生。“老海鸥表质量上乘、经久耐用,在我们这里也是抢手货。”在全国著名的天津沈阳道旧货文物市场,一家钟表回收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早在1973年,天津手表厂生产的机械表就经当时国家领导人亲自批准以“海鸥”品牌出口,不包含表带的出口价格高达120元。计划经济年代,天津手表厂风光无限。手表与自行车、缝纫机并称当时的“三大件”,属于高档消费品。
- 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价格低廉的电子表异军突起,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之国有企业体制弊端等诸多因素,海鸥表一度陷入困境。90年代中期,不仅海鸥表,整个国产手表行业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外来冲击基本全线停产。“最难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卖不出去。电子表一是质量不好,二是成本高于售价。”很多海鸥表的老员工都记得,1995年是企业最困难的时期。由于不具备电子表的生产技术,海鸥一度从日本采购关键元器件组装市场流行的电子表,“买人家的东西来和人家竞争,简直就是笑话。在日本电子表以高科技为先导的装配自动化、高质量、低成本优势面前,很快就溃不成军,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
买断工龄
- 买断工龄是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嘎拉哈
- 旧时北方游戏,普通话称“拐”,满语称嘎拉哈(gachuha)。清代正式汉文写法是“背式骨”,原指兽类后腿膝盖部位、腿骨和胫骨交接处的一块独立骨头游戏使用猪或者羊的膝盖骨,有时也有狍子、牛或者猫的膝盖骨。牛骨过大,猫骨过小,狍子骨的嘎拉哈比较小而方正,好看,四面也比较平整,所以是上等的嘎拉哈,但狍子的嘎拉哈比较少,所以与狍子骨相近的羊骨更加流行。
- 四面叫法:正面像人的肚脐眼儿叫“坑儿”,背面像肚皮叫“背儿”(肚儿),侧面像人的耳朵叫“轮儿”,还有一侧什么都不像就叫“支儿”。 各地亦有不同叫法。
- 玩法:玩的时候只许用一只手,把拐散乱撒在地上(炕上或桌上),抛起一只沙包(口袋),在口袋落下的时间内将嘎拉都先扳成“支儿”面,用手抓起,再接住落下的口袋。如口袋和嘎拉哈都没有落在炕上,则接着扳下个背儿,依次接下的次序是坑儿,轮儿。最后,把口袋抛起,手把都成轮儿的嘎拉哈抓起。如果口袋被成功接住,则第一个回合完成。若在扳的过程中没接住口袋,则叫“坏了”,交由下一个人玩。在扳四个嘎拉哈的过程中,谁抛口袋的次数最少,谁就是赢家。
毛嗑
- 即瓜子、葵花籽。葵花籽最开始为东北的沙俄士兵爱吃(向日葵是俄罗斯的国花),原来叫俄罗斯人为“老毛子”,东北方言对吃瓜子类的东西叫嗑,所以叫葵花籽为毛嗑(儿)。起初含有贬义,而在抗战期间,东北地区也开始流行这种零食。
打啪(pia)叽
- 分两种,一种是用旧书页纵向对折,两张十字交叉,逆时针折角,相互插压,形成方形一体。另一种则是用旧的香烟盒,折角、对折、插压而成的三角啪叽。
- 不论哪一种,玩法是一样的。两个以上的人参与就行,同样以出“手心、手背”或“石头、剪子、布”确定出场次序。以啪叽扇啪叽,扇翻为赢,啪叽便归赢者,输的一方再续上一张,赢的接着扇。扇不翻,轮下一个扇。如先扇者的啪叽压了后扇者啪叽上面,则以双方先喊出的“死”或“活”来确定如何处理。先扇者喊“死”,后扇者喊“活”,“死”音在前,后扇者便不能动先扇者的啪叽,只能抽出自己的啪叽,再扇。如“活”音在前,则后扇者可以自行处理对方的啪叽,如找个小石籽,将对方的啪叽垫起,便容易扇翻。
大生产
-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回到人民手中的沈阳制烟厂(1953年更名为沈阳卷烟厂)恢复生产后,很快出品了一个名为“生产”的卷烟牌号。第一代“生产”牌卷烟的烟标图案是一个肩扛大锤的工人头像,其旁边是个齿轮,这个图案充分展现了工人阶级的崭新风貌。后来,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设计者不仅在烟标图案上作了新的尝试,还将牌号“生产”改为“新生产”。再后来,为了配合当时的大生产运动,又将“新生产”改为“大生产”,同时将烟标的图案改为并肩向前的工人、农民头像。
延伸:
“烟标上的新乡”
https://new.qq.com/omn/20200426/20200426A04FQT00.html
“哈尔滨百年老店秋林公司的发展之路”
http://news.my399.com/system/20110929/000250892.html
“我的童年家住在艳粉街...”
https://www.sohu.com/a/120713495_145183
“工业重镇沈阳产业升级阵痛”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