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的感觉与需求
十一到来。
按照往年的惯例,久未回家的我,一定是要与家人待几天,与朋友耍几天,然后满怀着放松玩乐的心情结束疲惫的假期,回到工作岗位上开始一个月的工作。
但是今年,我几乎拒绝了所有的亲戚朋友的应约邀请。因为我不想再重复以往的模式,而是探索我期望的新状态来度过这个假期。
我自己认为,以往我与朋友出去玩耍,是满足我三个方面的心理需求。
1. 心理满足。与众多朋友交流,让我觉得我是一个有资源,有社会地位,有人喜欢的人。以掩饰我自己没有钱,没有人喜欢,没有任何话语权的尴尬现状。特别是与状态比我差很多的朋友相处,让我觉得“好像我也没那么糟糕”。
2. 逃避亲属。与朋友相处几天,可以避免在假期与母亲、与亲戚相处太多的时间。在今年之前,我一直洗脑自己,我母亲是爱我的,而我也是爱母亲的;我家人是尊重我爱我的,而我也是是爱家人的;回家是一种放松的,可以为我充电充能的状态,
但打破这种幻想我发现,我与母亲的感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一直是我无条件包容随时会陷入竭斯底里症癫狂的母亲。我回家就是一种无条件的奉献,我需要用金钱价值和情绪价值向长辈证明,我是值得你们爱的,我不是你们眼中的废物。
3. 逃避工作。与朋友相处几天,可以让我暂时忘却工作上的忧愁与烦恼。我之前在事业上一直处于非常糟糕的状态,与上司同事下属相处让我感觉非常不良好。但是定期与朋友交流,发现他们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于是相互愉快的吐槽之后,又满怀沉重的脚步开启新一轮的怨气积攒。
其实这三个心理需求都指向了一个我一直逃避的事实:我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工作上,都活得很糟糕。我只有与活得更糟糕的人互舔伤口,才让我的自我感觉没那么难受。
探讨我为什么在家庭与工作上活得那么糟糕,不是本篇的讨论内容。一句话概括时也命也,既有外部的境遇让我遭遇许多恶意的袭击,也有在经年累月恶意袭击下,我被迫养成了讨好型人格,亲手放弃许多尊严以求恶意放我一条生路的原因。我只需要明白,这不是我的错误,我不需要为止感到自责与羞愧。
我只能向前看,如果我要活得更幸福快乐,我需要拿回什么之前我被迫放弃的权利,尊严与地位?
例如在生活上,我可以在尽孝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与母亲、亲戚相处的时间。原生家庭的重担是我不能选择的,但我可以决定我的时间、空间如何分配。如实承认母亲与亲戚们就是这样的人,我不要求他们更改,他们也无法要求我做出任何改变。
例如在工作上,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所在。在条件不成熟的状况下,尽一切资源与机会发展我能发展的能力,等待条件成熟立马行动跳槽。放弃所有关于上司、同事、下属不切实际的幻想,认清自己在职场中的位置。自我感觉糟糕就糟糕,但不会永远糟糕下去。将所有精力放在我能把控的部分,我可以决定我去考研,可以考试,可以往外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两点,我还需要跟活得比我更糟糕的人相处吗?答案是否定的。当我意识到与糟糕朋友相处,不得不忍受对方恶劣习性以及一滩烂泥的状态,只为了让我自己舒坦那么一小会时,我果断将这个朋友拒绝了。
因为,这种种都只是我虚幻的感觉和需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