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的困境
语言并不是绝对,语言的表达会有失真,很多时候,你根本表达不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人是一个感性动物,你从自我表达的角度说出一句话,从接收者角度看,就是另外一个意思。
很多时候,你的选择其实非常少。你不想走本能给你指示的那条路,但被迫要走。人经常面临慌不择言的情况,抓住哪句是哪句,跌入陷阱,一错再错。朋友讲他学生时候和老师顶牛,他知道不应该说那些很叛逆的话,但在公开场合,他发现自己别无选择。或是情侣争吵,想停下来,但言不由人。
情绪上来口无遮拦。你害怕,或是生气,为驱散这让人难受的情绪,不知道怎么表达,只好说一些糟糕的话。这种情况下的表达是一条死路,最好的方式是避免走入这种困境。
我们说话时候,心里有一个“预期人格”,我要做个谦虚的人,那说话便藏去锋芒;做个高调的人,那话语便张扬四射。预期人格有多丰富,你的话语就有多丰富;预期人格有多少层次,你的话语便有多少深度。
表达从生活而来,模仿,耳濡目染。换言之,环境决定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可接触到的书籍,人,音乐影视,都是环境因素。身边是粗俗的爱情剧,等爱情来了,你免不了会学着说一些很“作”的话。或者是家庭,擅言语的,爱说;克制的,习惯沉默。
语言表达的局限程度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走向。很多人心里苦,想要表达却表达不出,或是表达错了,被误解,心里愈发苦涩。
阅读可以扩大自己语料库,让你在表达的时候有更多的“空间”。只看一种领域,只会说一种领域的话;看得越多,表达的角度越多。在以前,你只看到一种结果,但通过各种阅读,感受作者的世界,你看待一件事,会多元客观,不再掣肘于有限的表达选择,游刃有余,也就容易避免错误的表达,被迫走上错误的路。
只看了一本《笑傲江湖》,脑海中的便只有一个令狐冲的样子。还看了《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你心中的侠客形象,便会多出郭靖,张无忌的样子。你可能一开始只想做令狐冲,读了另外两本,倒觉得郭靖更适合自己了。扩大了讲,人生就是在不断扩充自己的追求形态,从单一到丰富,从模糊到细致。
每个人生来都是文化贫瘠的,只能不停地自我摄取,自我丰富。
人生艰难,掌握表达权,多少可以避免一些极端的错愕与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