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叔读解甲骨文之“乳”
舒叔读解甲骨文之“乳”
“乳”,合体字形,象形。由“女”“母”的变形再加“子”组合而成。“女”字,形象描绘了殷商时代女人的生活形态,弯膝跪坐,双臂抱胸,颇有温柔文静之态;而“母”字,则在双臂抱胸之处加了两个点,表示孕育孩子之后的女人,是需要哺乳的。这两个点既象征女性的乳房又具体表现哺乳期给孩子喂奶的乳头,这是一幅温馨哺育的画面。本字结合了“女”与“母”的特点,让女人的双臂张开,在其间添加一个“子”。甲骨文中,“子”的造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头有手,以圆形表示头,弯横表示手臂,但下身因为裹在襁褓之中只能用一竖条来表现;另一种是孩子的脑袋上有头发,下身的腿脚漏了出来。这大概表示已经略微长大了一点的孩子。所以,在喂奶的女人手臂中添加的,是前一种双腿裹在襁褓中的幼小者。字形中的孩子,正张着小嘴,等待着母乳,嗷嗷待哺的样子。如此一幅母乳喂子的造型图画,及其生动。显然,本字从创造之初,就含有双重字义:一是表哺乳,乃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形态,用于动词;二是表乳房和乳汁,乃母性人体的器官与产物,则为名词。后人又延伸出“最初”、“幼小”以及相似物体等字义,如“乳牙”“乳名”“乳白”“乳豆”之类……

“乳”甲骨文

甲骨文“女”字

甲骨文“母”造型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