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沪漂两年之职场分享
发在“上班这件事”小组的,顺便贴过来。
我知道豆瓣有很多很佛系很社恐的人,也有很多家境很好上班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的人,恐怕此贴不是为你们所准备的。我希望能帮到家境平凡但是想要努力改变现状的人。
【对应届生】
1. 好好准备你的简历,配上简洁明快的履历照,有比没有强,但是不要花里胡哨浓妆艳抹甚至是糊掉的自拍。如果不知道怎么改简历,可以求助学长学姐,记得请人家吃饭,因为人家也没有那么闲。
2. 找工作最可靠的一定是内推,所以如果确定要找好工作,一定要定向参加一些社团,和一些优秀的学长学姐建立联系。“关系”不是一个恶心的词儿,国外找工作也是networking,我MBA同学都是通过内推进了戴姆勒等大公司,靠投简历遥遥无期。我自己毕业后进外企也是同学推荐的,后来我也推荐了不少朋友进外企。说白了很多公司都有推荐奖的,大家也想推荐靠谱的人,一举两得。
3. 如果家境一般想要改善生活,建议及早就业。除非是专业性很强的医学之类的。
【对往届生】
1. 选择好城市。我并非鼓吹所有人一定要去北上广,但是一线城市的机会真的很多。我相信你们听滥了这句话,但是一线城市和哪怕省会城市的机会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级别的。
我30岁之前一直在南京,其实当时的职业焦虑就是我不做销售还能做什么?到了上海之后发现,机会真的很多。因为一来上海有大部分公司的总部,总部自然有比分部多的多机会,二来新兴的初创的企业大部分也会且仅会在大城市。所以如果你在传统的行业或者大公司,工作到一定年龄就会遇到瓶颈,因为总部在大公司,你要往上升就得去北上广,去还是不去?
如果要去,就要早去。一来你的人脉带不走或者在北上广作用有限,二来你的薪资水平可以早一点提升。
说到薪资,我看知乎上经常有比较贴,说小城市1w块和北上广1w块怎么选。我觉得没有可比性。小城市1w块虽然看着轻松,生活成本也低,但是1w几乎是天花板了。大城市1w还是比较低的水平,今年1w,明年就是13k,后年在后年就是2w,哪怕内部不涨薪,外部也一定会有猎头来挖你,以30%的涨薪幅度……
2. 不要为了不确定的另一半换工作/城市。把握好自己的职场优势,不要因为感情做出不理性的选择。尤其是女生!虽然这么说有性别歧视的嫌疑,但是我看过太多这样的帖子都是女生发的了。请你们一定把赚钱放在第一位,大城市不缺优秀的男性,就算单身/离异在大城市里也没人管你。
3. 35岁固然是一个槛,所以在25岁之前试错,30岁之前找准方向,35岁之前尽量做到管理层。不要做咸鱼,不要荒废自己,做销售的把握好人脉,做管理的学习好带人,做项目的积累好经验,居安思危。你看谁知道疫情会来呢?下面一段话我看到如醍醐灌顶,出处不详,侵权删。

4. 开始的时候,请走难走的路。我又想提醒一下女同胞,刚毕业很容易就做助理,行政,这类含金量相对并不高的工作。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是工资分高低。这类supporting的岗位相对来说需求量较少,可替代性较强,议价能力较弱。因为很多人(女生)被一直说要稳定啊轻松,到了30岁以后尤其是未婚未育,职场形势就略尴尬了。相反销售这种工作很多女生都避之不及,觉得很恐怖。作为一个自认内向但是后来做销售的人来说,其实身边大部分销售以及做的好的销售都是女生。我无意鼓吹销售适合所有人,但是真正有魄力的人请挑战自己吧!销售可以转市场、培训、管理等等,路是越走越宽,但是开头的那部分路比较难。
5. 跳槽的时候,把直接领导考虑成重要的因素,因为直接影响生活质量。遇到糟糕的老板你扳倒ta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能接受,改变,离开。遇到能学到东西的好领导请记得感恩,说不定下一次跳槽ta会带着你一起走。
6. 工作不是全部。遇到企业文化特别差特别不尊重人的公司,快逃。
7. 与其听父母的意见,不如听听同行业人的意见,因为大多数父母只想你“稳定”,具体行业发展他们是不懂的。精英父母除外。
先想到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