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面试跟单文员的,兴许除了我,不会再有一个面试官告诉她这个真相了……
有一位应聘跟单文员的,31岁女性,已婚未育,但她没有通过面试的原因,与已婚未育这件事情没有关系,应该是说她的程度还不到需要评估这个问题,就好比一个男人说女人都只看你有钱没钱、一个女人抱怨男人眼里只有样貌身材,但其实你的人品性格还到不了可以跟你谈钱看身材的地步。
她没通过面试的原因是,她在一家工厂干了5年的跟单,无论形象、沟通、谈吐、对话逻辑等均达不到我的基本要求。我询问她为什么离开了那家干了5年的公司,她说因为工资太低了所以辞职,5年前进去的时候3千,5年后走的时候依然不到4千。
我笑笑,换了别的问题,看到她身份证住址就在公司附近,居住点却是另一个镇区,便问她是结婚嫁到了那里去吗,她说是的,我问有小孩了吗,她回答没有,我接了一句,应该是有在打算要的吧?
她不屑地笑了一下,说肯定打算要的,要是我跟你讲不要,那也是骗你的,我也不可能为了一份工作不要小孩。
我微笑点点头,停顿了一下。然后她又补充一句,你也是女性,况且这生育假这些不是企业老板应该给员工的吗?

我放下手中的简历和笔,以个人名义给了她一些建议。没错,法定的福利假期企业老板是应该给到员工的,但前提是,你是他的员工,所以,在你还不是他的员工之前,他需要评估你能不能成为他的员工。假如你的能力优胜于大部分同岗位竞争的人,甚至优秀到就相中你了非你不可,那么企业根本不会考虑到结没结婚生小孩了没这种事,但假如你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被替代或者随随便便就能找一个比你更优秀的,你认为企业老板为何要对一个陌生的尚未对公司有过任何贡献的你支付已经可以预期的额外成本?这就好比两家企业条件相仿付你一样薪水的公司,一家单休一家双休,你会选单休的吗?你不会,所以企业也不会选择你,没什么好难理解或不服气的。
在谈论职场女人结婚生育这些问题的时候,时常会听到“你也是女人”,是的,我也是女人,很能理解女性在家庭角色功能上有着何种传统的压力,可我从来不认为作为女人在职场中是一种弱势,弱者不分男女,找工作没有淡旺季,找不着符合心意的工作,根结在于你自身能力弱,而不是因为你是一位结婚未育的女性。
那位应聘跟单文员的女人,大概她不曾思考过,为何自己在公司干了5年,工资加那么一点点,当她因为工资问题提出辞职的时候,公司也没有挽留她,她想过为什么吗?我问那是公司所有人加薪幅度都这么低吗?她说不是,有其他一些部门和其他一些岗位都加了好多,只有她没有加,或者公司觉得她这岗位不那么重要吧。不是的,公司不是觉得这个岗位不重要,是觉得你不重要。她在期望工资那一栏填了4.2K,她有没有想过,凭什么旧公司3千多,换一家公司就能提到4千多,一家对你工作能力知根知底且有情感基础的公司都认为你不值,凭什么认为另一家公司就可以给你?不是所有换工作都叫跳槽,更不是所有跳槽都能越跳越好。坐在我面前31岁仍在找一份3、4千文员工作的她,仍不自知她的综合条件甚至都未到需要考虑她值得开多少钱工资这个问题。我从不因为对方开低薪而录用一个勉勉强强的人,正如我从不因为一个不喜欢的东西便宜打折就买了它。

现实确实挺残酷的,过了三十做不了管理,或者没有一种过硬的专业技能,你将会慢慢被淘汰。我闺蜜感叹讲,怪不得以前旧公司里的那些四十几岁的老油条天天抱怨却打死不走留着混日子,因为他们都清楚,出去了,只能走下坡,甚至难以找到工作。呵,对于这些老油条,也不知道是公司比较头疼,还是他们比较可悲。
那些三十几四十几岁没什么竞争力的人最后都去哪儿了?大约只好自己出来自营微商或找一些买卖做一做(女的则大多料理家庭,我认同当全职主妇的价值,但不鼓励,你可以不上班,但最好有工作,所以我总鼓励停了工作好些年的闺蜜要重新出来工作。),毕竟被职场淘汰,又不是被生活淘汰。这年头赚钱的方式与模式丰富,转做自由职业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都误会了,“自由职业”4个字,重点不是“自由”,是“职业”。想以自由职业赚到足够满意多的钱,看的是自己身上有没有可以赚钱的核心技能,以及管理时间、自律的能力。倘若你打一份工时还干不好,偷懒懈怠,出来了你又凭借什么东西长期、稳定地赚到钱?我曾自由职业好些年,这些话还是有点信服力的。
人总是很难跳出来客观地进行自我评判、看见自己的弱点和缺点,正是这一种无知,才会使他们屡屡碰壁受挫。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做的,首先是认清自己的真实能力、所及高度在哪里,然后在能够得着的范围里发展,再不断加强,突破安全范围。
话是难听了一些,但我想那个跟单文员未来继续找工作时还会不断遇到这样的打击,兴许除了我,不会再有一个面试官告诉她这个真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