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除遗事》●王叔英 【明】黄佐撰
王叔英,字符(元)采,台州黄岩人。始从母姓为陈,后复本姓。洪武丁卯,辟为仙居训导。丁丑,改德安府学。后拜汉阳知县。高庙晏驾之明年,召为翰林修撰。上资治八策,曰务学问,曰谨好恶,曰辩邪正,曰讷谏诤,曰审才否,曰慎刑赏,曰明利害,曰定法制。皆援古证今,凿凿可行。且曰:“太祖高皇帝除奸剔秽,抑强锄梗,不啻如医之去病,农夫之去草。急于去疾则或伤其体肤,严于去草或损于禾稼,固自然之势。然体肤疾去之余则宜调變其血脉,禾稼草去之后则宜培养其根苗,亦宜然之理也。”识者知为经济远器。
靖难师起,叔英奉命募兵广德。未几,文皇帝渡江,郡人皆散走。兵部尚书齐泰来奔,叔英以泰为二,令州人执之。亲至,泰告之故,乃释泰图再举。然知事不可为,乃沐浴具衣冠,书绝命词,曰:“人生穹壤间,忠孝贵克全。嗟予侍君父,自省多过愆。有志未及竞,奇疾忽见缠。肥甘空在案,对之不能咽。意者造化神,有命归九泉。尝闻夷与齐,饿死首阳巅,周粟岂不佳,所见良独偏。高踪远难继,偶尔无足传。千秋史臣笔,慎勿称希贤。”又书于案曰:“生既久矣, 愧无补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遂自缢而死,时年未四十。将死时,以书抵祠山道士盛希年,(“以书抵祠山道士盛希年”,“抵”原作“衹”,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曰:“可葬我祠山之麓。”希年卒收葬之。盖希年亦台州人,故托以后事。寻有诏治奸党,其妻系狱死,二女俱赴井死。或人上其所赋诗,上曰:“彼食其禄,自尽其心尔。”乃置不问。
叔英自号静学,有静学斋集,与同郡林右、方孝孺友善,二人尝序之以传。叔英没后,竞无完稿。后广德知州周英重修叔英墓,立石为之记。少师杨士奇,实叔英所荐,(“实叔英所荐”,原脱“英”字,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补。)尝为文以祭之,曰:“先生之学,圣贤是师。先生之行,纲常是持。先生之心,金石其贞。先生之行,霜雪其明。”又追称之曰:“先生学醇行正,子道臣道,终其身无一毫之苟。”盖真足以当之,不愧其言云。
-
死于一场倒春寒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06 21:07:38
时有风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1945年中共浙南游击队下海筹饷始末
- 大陈岛流亡者,乱世夹缝中的生存困局(1949-1955) (1人喜欢)
- 陈光裕的1949: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 (2人喜欢)
- 海匪招安 (4人喜欢)
- 探访雁荡八老爷墓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