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老一辈专家多为四川人 四川牵手莫高窟探索文物保护新路
9月24日上午,四川省文物局与敦煌研究院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文物保护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此前,敦煌研究院已与四川博物院(以下简称川博)签订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表示,敦煌研究和四川的渊源很深,“张大千是最早到敦煌临摹壁画的(画家),我们单位老一辈(专家)大部分是四川人。”赵声良希望两方能够通过交流探讨,携手共进,“我们都是做文物的。四川也有四川的特点,敦煌有敦煌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物的推广弘扬方面都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赵声良认为目前有两个方面的工作可以做,一是研究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这些作品目前大部分收藏在川博;此外,川博还收藏有许多南北朝时期的佛像以及一些敦煌写经,这些藏品都与中国佛教历史发展有关,也是双方可以共同研究的一个方向。当日下午,赵声良在四川博物院参观了该院馆藏的部分张大千作品。赵声良说,张大千是连接中国古代艺术和现代艺术的重要话题,他创新性地继承传统,对当下艺术发展也有参考价值。

此外,在文物保护方面,敦煌研究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赵声良表示作为文物工作者,首要的就是保护文物,然后是研究和传播。但赵声良告诉封面新闻,除了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以外,保护文物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们作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要有一种敬仰之情,不是说我不是管文物的,我就不管它。每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责任。”
来自敦煌研究院、我省43家文博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根据协议内容,四川省文博机构将在敦煌研究院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新路径,在学术研究、石窟寺考古、壁画彩塑保护修复、土遗址保护、文物数字化保护应用、文创产品开发、文物及艺术品展览、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
来源:封面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