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中的严师与高徒
跟很多朋友安利过这部片子,非常带劲。
全片有两次情感高潮让人大呼过瘾。第一次是演出机会被剥夺,男主拖着受伤的身体,踢开架子鼓,扑向老师暴揍一顿。第二次是重回舞台,不甘心自己的付出,全身心投入,忘我爆发。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严师与高徒,是社会功利中极为紧密的一对。前者尽力鞭打后者,为产出合格的“成功者”,后者则将荣誉回报给前者。老师严苛如机器,学生则心领神会发奋图强,两者都很聪明,知道这是互赢的必须要走的路。《送东阳马生序》里宋濂被老师呵责,色愈恭,礼愈敬,老师根本不管他是谁,他则无论如何要感谢老师的栽培。
严师与高徒的关系中,缺少一样最重要的东西:自由。《爆裂鼓手》就是在讲自由。男主坚持梦想,拼尽全力。他瞧不起表哥的庸俗追求,甘愿忍受嘲笑。被老师欺辱,忍耐。他将音乐看作生命的全部,如星爷将电影看作是生命的全部。直到带伤演出,效果不佳,被乐团开除,无可再忍,踢开架子鼓,扑向老师,狠捶一顿。一声声的F词充满怒火,旷古烁今。最后重回舞台的演出,是自我的彻底爆发,他的追求得到了升华,不再有所惧怕,生命的活力全部释放。门缝后看他演出的老爸惊讶地僵住。他老爸可能以为自己的儿子为轻浮的梦想追逐一下,热情过了就该回到普通生活了。但儿子则用实际表现告诉他究竟为理想付出了多少。他表哥式样的成功花十分力便可,但他走的这条路,足足花了一百分力,仍不觉得累。
关于老师弗莱彻的教育理念:为产出一个天才而催逼学生,极尽羞辱。实际以男主对理想的执着,不用羞辱也可以成就。换个角度看,弗莱彻老师的这个角色,更像是对僵化教育体系的一种批评,或者是老师的功利心该如何安放。一个老师要心劲儿不强那就糊弄糊弄授课,要有具体的目标,就得催逼学生,借学生之成就来成就自己。但这种行为本身是一种镜花水月。有理想自己去干便是,使唤别人弄得两个人都累。茹可夫斯基是普希金的老师,读了学生的诗,送普希金一张照片,上面写道:“给我的学生,他的失败的先生敬赠。”这是一个老师真正应该有的心胸,真正的教育。音乐本该是象征自由的艺术,但影片向我们展示真实音乐的演出,满是僵化与苦力,差一个音符都不行,锱铢必较,像军训走方阵,整整齐齐,一点差池都不能出。用极致劳苦下的整齐,来表现美好,多么讽刺。
演老师的演员,拿了奥斯卡最佳男配,实至名归。光头,眼神,脸上的冷肉,衣着,言语,十足的暴力机器。
值得一提的是男主为理想放弃了女友,多么漂亮的一个妹子,太可惜了。专注是一项可以协调的工作,陪女友费不了多少精力,实在不行给她看看练出血的手,妹子肯定也理解了。
这是一部反潮流的励志片,甚至可以这么说,它励的不是“志”,而是灵魂。忍受折磨,以及站起来蔑视折磨,堪称生命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