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_《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就借来翻阅了下,也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可能是因为最近读心理学书籍,所以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在做这些事情?是什么逐步塑造了这个人?在面对困境时,这个人是如何决策和思考的?
我对苏世民之前基本没有了解,基于这个文本,能找到的一些富有启发的回答如下:
教育经历
1. 高中就读Abington Senior High School, 属于公立学校。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包括:学生会主席(野心勃勃,希望通过另辟蹊径追求名望),学校田径队成员(努力、坚韧),遇到好的教练和队友(对痛苦的忍耐力、对合作的意义的认可、对全力以赴追求优秀的信念)。
2. 本科在耶鲁学习的专业是:文化和行为,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和人类学。对理解人的目标和动机的训练(包括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对他思维的塑造有很大影响,是他具有超强的模型思维以及人际智能的重要基础。在耶鲁期间进一步展现领导力(研究他人需求 → 整合资源 → 满足他人需求)。耶鲁也提供了极佳的平台建立人际网络,包括向优秀的人请教。其中他在本科期间的志向非常能展现他的这些特质和野心:“我想成为一个像电话交换机一样的人,从无数的电话线路中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将它们传送给世界。”
3. 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进入哈佛商学院就读,接受系统的公司财务、会计、运营和管理的学习,不仅为之后在雷曼兄弟的工作提供必备知识储备,而且进一步训练了发现模式、感知问题、提出潜在解决方案的能力。此时,他的人际智能已经非常成熟了。未来在职业生涯中,可以清晰看到他出色的整合信息和人力资本的能力。
人格和思维特质
1. 雄心勃勃,专注追求高目标;无论多么困难都能全力以赴、能忍受失败的耻辱,极度渴望成为一名领导者和成功者
2. 对人的深刻的洞察力(对nonverbal language非常重视也非常擅长),理解每一个人的优缺点;愿意通过倾听他人、解决他人的问题来达成自己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重构问题的思维方式(这一点非常有意思,最近留意自己和他人的互动,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太习惯于表达自我了,而不是真正去倾听对方)
3. 随时准备推销自己的想法说服对方,不达目的不知疲惫,无论自己是在失败的低谷还是功成名就(对销售的坚定信念和热情,的确可以带来意向不到的改变和成就)
4. 诚实地面对现实和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即使是负面情绪,也能积极利用,比如把忧虑作为进入高度集中去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不断练习站在自己的观点的对立面去思考
5. 果断、坚定的决断力,在压力和诱惑面前仍能坚守自己的原则(这一点最好的事例就是07年在金融危机前收购EOP的房产,交易当天完成出售EOP一半的房产,8周内完成总计700亿美元的房产)
6. 重视智力资本,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对规律的不断探求,可以通过极细微的资讯推演出宏大的可能局面
7. 愿意改变甚至利用改变创造更好的解决方案,承认失败并从中汲取教训,把长期的无休止的压力测试作为生活的常态
组织管理实践
1. 文化/价值观塑造:追求卓越,诚实守信,关怀所有与我们有关的人——员工和投资人
2. 创造好的决策流程,摒弃单人决策模式;大的规模、小的团队氛围:每周一例会,所有人(不论级别)共同参与投资决策,注重每个人的思考质量而非级别
3. 把感受作为决策体系的一个因素
4. 任何提案都必须以书面备忘录的形式提交,至少提前两天提供给参会人员
5. 采用360度绩效评估,以团队奖金池、书面反馈和公开评论为核心的薪酬管理制度
6. 寻找优秀的人加入团队,给他们发挥才能的空间,并让他们变得更好
7. 用想象力激励自己和团队成员
8. 理解每个人的特点,用一生去倾听他人,积极打造人际网络
9. 信守对他人的承诺
10. 换位思考,降低对方做决策的难度
11. 每时每刻都可以是销售契机
12. 接受改变,保持理性
13. 面对压力的建议:客观、理性地认识现实;屏蔽其他内容,专注解决问题;在必要时寻求帮助
14. 把失败作为组织发展的催化剂
最后附一个有启发的句子,是苏世民在耶鲁就读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他写道:教学不仅仅是分享知识。为人师,就必须消除他人学习的障碍。希望以此勉励自己。
-
大马读书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09 23: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