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度过雨天的
查看话题 >猫,豆香,玻璃窗上的雨滴
醒来,又是七点二十三分,连着好几天了。
窗帘缝隙里透过的光线显得昏暗,外面难道是阴雨天?我折起身子坐在床边愣神,猫见我醒了“喵喵”地轻叫了几声,走过来在我小腿上蹭了蹭,而后蹿上了帘子后面的窗台。
“周几了?昨天,前天,哦,周三了吧”,我起身拉开窗帘,猫回过头跟我对视了一眼,依然扭过头去向窗外张望。果然下雨了,玻璃窗上沥着一道道水滴。我把猫推到旁边,打开窗户,清冷的空户涌进屋里拂去最后一丝睡意,楼下草木倒还翠青,只是地上安躺了些许泛黄的树叶,可以听见细细的雨声,伴着心跳与呼吸。
走到厨房拧开燃气灶烧热水,再去卫生间洗脸刷牙,回去水正好烧开,磕进鸡蛋、冲上奶粉就是早餐了。每天清早的流程大致如此,平均需要二十分钟。等它放凉还得一段时间,我杵在窗前往外看,路上一两个撑着伞的人朝着小区门口的方向走去,新的工作日这样静悄悄地开始了。
容易沉浸在阴雨天的清晨,没有明媚阳光,没有晨练的古筝乐,远处街道上甚至没有汽车鸣笛;适合裹上毯子打盹,适合捻开台灯写写画画,也适合一个人静默着无所事事,像我现在这样。飘落在玻璃上的雨滴顺着水痕缓缓下落,一点一点流淌着,直到两颗、三颗相遇汇成了更大的水珠,冲下玻璃在窗框上消失不见了。
我拉过凳子,坐在厨房喝着煮好的“鸡蛋奶”。猫见我坐下了,就颠颠地小跑到凳子旁试探着叫了一声,我知道它是想要跳到我腿上,就直起腰留出些空间。它轻巧地跃了上来,舒舒服服地蜷卧成一团,闭上眼睛睡了过去。它早上总是这样,见我坐下就觉得有机可乘,大概是人的身体比较温暖。而我大多时候倒也乐意让猫咪缩在自己怀里睡觉,因为它软乎乎的身体同样会给我心里一点温柔的慰藉。
猫即便睡着了也依然张着耳朵,我身体稍微一动它就会睁开眼睛,因此我通常会僵坐一会儿避免打搅到它,不得不起身时才会把它推醒。它倒是懒怠得很,被推了几下也没有要站起来的意思,直到快要掉下去了才会用爪子勾住我的裤面,鼻子里哼哼着不情愿地站其身来,结果掉过头来身子一歪还想往怀里躺,被我一把推了下去。它站在地板上抬头瞅了我一眼,似乎面露不满,也不吭声就走开了。
旁边盆子里泡的黑豆已经把水染成了玫红色,这些豆子是大半年前逛超市时买的,买回来搁到橱柜里就被遗忘了。前些天在网上查了查才知道黑豆这种粗粮从前是专门喂牲口的,网友们似乎也没能提供太多烹饪方法,其中一种是把豆子浸泡过后用小火炒干,之后倒入陈醋密封一段时间就可以食用了。
我把泡了一夜的豆子捞到平底锅里,开了火,拿锅铲翻炒着。燃气灶向外吐着蓝色火苗,锅里的豆子伴随着“咝咝咝”的声音冒起了缕缕蒸气。
“怪好笑的,从前给驴、给牛吃的东西现在人又吃了起来”,我脑海浮现小时候同村一位大爷家里养的老黄牛,它总被拴在木桩上,木桩旁边有一口大石槽,也许槽里放的就是这些黑豆。老黄牛用两排洁白的牙齿“嘎嘣嘎嘣”嚼着豆粒,它一定想不到现在我要跟它吃一样的东西。
正想着,厨房突然闪过光亮,紧接着窗外传来一声低沉的雷鸣,雨势渐大。猫又回到厨房在我腿上蹭了蹭,见我不理它就走到墙边趴了下来。我掏出裤兜里的手机看着屏幕,离上班还有点时间,差不多能把豆子炒好。
豆皮逐渐干硬,我从锅里捻了一颗咬开,里面却是湿软的,看来还得继续翻炒一阵。没多久锅里冒出淡淡的青烟,贴近了能闻见豆子的焦香,那气味实在是遥远又熟悉。从前每年到“二月二”家里就会炒黄豆,大人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吃了炒豆虫子们就不会来蜇人了。他们总把黄豆炒得又干又硬,吃起来很费牙口,但我上学路上还是会抓一把揣进口袋里,一直嗑到学校。往后去,豆子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大家一门心思赚钱便把这些旧风俗丢到脑后了。家里没再炒过炒豆,我也没再吃过。
记忆也可以这样子偶然间被某种气味打开,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时光。然而,那种熟悉感只是像窗外的闪电般刹那间逝去了,抓不到也存不住。
我把炒好的黑豆装进玻璃罐里,半瓶醋倒进去后很快被烫手的豆粒吸干了,看样子不是很够,晚上下班回来得再买一瓶了。
玻璃窗上的水滴慢慢流淌,雨势减小了不少,但天上浓云未散,屋里依然有些昏暗。“下雨天要是不去上班就好了,那样时间也许走得会慢些”,我揣上钥匙,从抽屉里扒出伞来,挠了挠猫的下巴,赶紧出门了。
(请不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