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的全职妈妈:你学会生活了吗
书名:《我想学会生活》


作者:蔡颖卿
阅读感悟:第一次看生活主题的文学作品。作者蔡颖卿是台湾著名生活美学家、畅销书作家、亲子教养家。我喜欢文中引用梁秋实说的一句话:“真实的自我不在感觉的境界里面,而在理性的生活里。”
这一本书是作者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这本书是为林白夫人的书《来自大海的礼物》写序而后演变出来的,完全是意想之外的计划。成熟的心灵有着年轻时未能得到的快乐。里面谈到付出、平衡让我深受感动。
从女性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毫无目的的付出。“付出是最踏实的生活教育,经验的转移与积累,最终会形成价值确认。”现代社会常把金钱所换取价值拉升,导致大部分女性感觉到格外的痛苦。无论男性或者女性,生活中最大的三个包袱是:他人的眼光、物质的意义和人际复杂。
其实女性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与生活紧密关联,看似琐碎家务事,不能单纯地以金钱去衡量其价值,倘若倾注自己全心全意地为家庭、为家人的幸福付出,这种情感的付出才会不计较金钱的回报。我深感这是很多全职妈妈的痛,一方面想要照顾好家庭,另一方面又碍于照顾家庭,自己的感觉自己的能力与社会脱轨,所以又想去打拼事业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无论是毅然从工作辞职做全职妈妈,还是从全职妈妈回到工作岗位,我们能做的只能体谅和理解,因为毕竟社会分工更多是让女人的生活像马戏团耍特技。每天可能需要头顶一叠书,身挎婴儿车、餐桌椅、雨伞,还要漫步前行。
而我本人就已经从工作岗位退到做全职妈妈一年之久,面对孩子教育的重大责任,担忧自己的能力,现在明白自己对于家庭的贡献是精神上的支柱,把自己放在首位——做自己。教育孩子之前,先对自己进行一番教育,感觉重新掌握生活的主动权,也比以往更勇敢更快乐。
作者特别指出女性在依赖和竞争两者中,必须找到之间的平衡,并找到真正的重心,才可以达到生命的完整。达到了生命的完整做自己,才可以不以集体意识来框架女性本来可以独特的生活。
关于平衡,如果想愉快地与生活责任及生命的成长相处,就要顾及“需要的平衡”与“能力的平衡”,沉溺于任何一种感觉,都会疏于对其他生活的照顾,因此要学会节制。
林白夫人的《来自大海的礼物》这本书提到:就像去一趟旅游,虽然很享受那种脱离现实生活,那种最简单的生活,但并不鼓励把这种生活模式带回家,因为我们不可能完全卸下责任,永远的居住在荒岛上。更加不能够抛下家庭当一名修女。这个要求我们既不完全放弃世俗,也不全盘接受,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结合本书作者理解,这个平衡点就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还能维持精神自由的反省与依据,在现实生活中当机立断地舍弃不必要的事物,忠于可以平稳自己的价值观,有权利在简单与复杂中做出选择,真诚地思考人生的意义,过表里合一的生活。
当你清楚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是为了家庭之爱而舍弃一些看似“自由”的行为,那么就会感觉无比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年轻时所没办法体会的。
我们需要有“勇敢”和“诚实”这两股力量去拣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