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都有哪些类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用户都开始关注网络安全难问题,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都有哪些类型。
你的SIM卡设密码了吗?
手机设置开机密码、支付密码是很多人的习惯,但你会给自己的SIM卡设置密码吗?只给手机设置密码,忽略给SIM卡设置密码,也有可能会遭受财产损失。
个人信息往往与手机号码息息相关,不少App账号都可以通过验证码找回或修改密码。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漏洞,在捡到手机后将SIM卡拔出,威胁你的财产安全。
你扫过恶意二维码吗?
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无现金支付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但有些不法分子将木马病毒、钓鱼软件植入二维码,威胁着人们的信息安全。目前恶意二维码主要可能带来信息泄露、人身财产损失、木马病毒传播等方面的风险。
建议不要随意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扫码后认真核对相关信息,也可以下载一些知名度高、安全性强的安全软件来规避风险。要增强安全意识,遇到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多一些防范心理,不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喜欢在公共场所连免费WiFi?小心“被钓鱼”!
点上一杯咖啡,连上咖啡厅的免费WiFi看个剧,不少年轻人喜欢在工作之余用这样的方式放松心情。
公共场所的开放WiFi大多不止一个,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设置移动基站的方式诱导大家连接,所发布的信息、网站访问记录甚至登录密码都会被不法分子窃取。除此之外,一些恶意软件会在连入网络的同时获取用户的通讯录、相册、支付信息等。公共场所连接WiFi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你的密码安全吗?
“一组密码走天下”是很多人的习惯,但这种设置密码的方式在方便、好记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一般不法分子会采用四种方式尝试破解用户密码,一是暴力破解,即用一定的频率尝试破解密码。二是用用户的生日等个人信息尝试破解。三是使用弱口令尝试破解。四是根据已获得用户密码在其他平台进行“撞库”。
如何保证设置密码安全?
建议不要用文本储存密码,在设置密码时尽量设置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15位以上“强密码”,并定期重置密码。尽量不要使用自己的生日、姓名作为自己的账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