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备考怎样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初出茅庐教育
1、设置阶梯难度

在你学习不同内容的时候,你要对抗的难度也是不同的。也许一篇英语文章,你五分钟就能完全理解;也许一道数学大题,够你抓耳挠腮半天。 如果一开始,没有进入状态之前,你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将会影响你继续学习的心态,你的耳边将会持续萦绕着“别学了别学了”的声音。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拿出一张纸,或者做一个思维导图,把这一段时间的任务都写下来,按照梯度去分配任务。 在刚开始的时候,给自己分配一些简单、耗时短的任务,随着任务的解决,不断给自己增加难度。但是要注意,任务难度之间要保持向上的梯度,不能有太大的跨越。 开始的任务比较简单,会让你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解决了第一个任务之后,你会有一种“自豪感”,产生想继续学下去的欲望和愉悦感。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接受快乐后,会分泌多巴胺,这会促使我们坚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感受持续的快乐。 随着梯度的上升,你的适应性也在不断增强,解决看似困难的任务,也变得势如破竹。 这就像是你在打游戏,刚出新手村的时候,你需要击败小怪才能升级,最后才有实力去挑战大BOSS,但如果你开始就让你跳到最终剧情,BOSS随随便便就能将你碾压,让你丧失斗志。

2、环境仪式感 环境的整洁与否,很大程度影响着我们的专注程度,也是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旁若无人状态的重要原因。 环境的整洁程度和我们的专注程度是交互状态的,环境越整洁,越赏心悦目,我们的注意力越集中,越容易进入“忘我”的学习状态。环境越混乱,你的注意力往往会被不必要的东西分散。 干净整洁的环境,会让我们有更明显的仪式感,仿佛不好好学习,都对不起自己辛辛苦苦的收拾。而且,桌面上不会有其他的东西稀释注意力,你的精力将会集中在学习上,逐渐进入“旁若无人”的状态中。 恶劣的环境,会让你首先对周围就心存不满,“在这种环境中怎么学习啊?” 或者你原本在思考问题,一抬头看见了前面放着一本杂志,于是心里总想着这件事,想看看里面写的是什么东西;或者手边的几本书摆放不整齐,看着不顺眼,总想把他们摆正。久而久之,注意力就这样被分散了。 所以,为自己营造有仪式感的学习环境,能够为你的专注学习,提供外在的支持,极大程度减少对你的干扰,为你保驾护航。

3、切断干扰源 要问什么最吸引你,你一定会说手机。如果我要抢走你的手机,你会甘心给我吗(啊啊啊别打我,我错了我错了...)? 手机是最能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了,你高度兴奋的时候,还是能冷静分析游戏局面;当你累到闭眼就能睡的时候,还是能够强撑着自己,高兴追剧。 但是啊,学习并不像手机一样有诱惑力,学习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手机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只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引诱着我们接近深渊。蚕食掉我们学习后仅存的理智,沉迷其中。 ①和手机暂时“分手” 好啦好啦,我知道手机很有“姿色”,你舍不得手机,但是也不能一直都沉迷于它吧。 在学习之前,就用手机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不管是尽情打几局游戏,还是回复好短信消息,都要尽量完成,不要在学习的时候,还惦记着未完成的事项。 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把手机丢在宿舍,说几句甜言蜜语,就飞快逃离,去教室或者图书馆等比较远的地方。 就算你在认真学习的时候,想看一看手机,但是它也不在手边呀,与其花费力气回宿舍,去看不知道存在与否的消息,还不如专注学习一会,快速完成任务,尽快早点和手机“和好”。 ②“远离手机”APP 除了大家熟知的“番茄学习法”,还有一个非常好用的APP,叫作“远离手机”,这个应用有一个“锁机”功能,非常强大! 只要你设定好时间,点击“执行”,手机在这段时间里将无法使用,也不能强制退出,所以,这个手段虽然比较强硬,但却是个切断学习干扰源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