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路伟丨穷搜冥讨,萃为鸿帙——刘万华辑校《宋荦全集(附宋氏家集)》发行

明清以来,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文学世家,如海宁查氏、如皋冒氏、新城王氏、宜兴陈氏、桐城方氏等,即是其中声名最著者。河南虽比不上江浙文风之盛,但也出现了祥符周氏、商丘宋氏等文学科举世家。其中商丘宋氏兴起于明代后期,盛于明清之交,至嘉庆而衰落,活跃达二百余年,而宋荦正是这一世代簪缨家族的核心人物。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别署绵津山人、沧浪寓公、西陂放鸭翁等,归德府商丘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大学士宋权之子。因清廉而深受康熙帝器重,官至江苏巡抚、吏部尚书。作为清前期颇负名望的显宦、文学家和鉴赏家,宋荦在清初诗、词、文以及文物收藏鉴赏等领域均有所成,撰著编选著作颇丰,存世作品近两百万字。其诗与王士禛齐名,时有“王宋”并称。诗作之外,杂著亦达数十种,任封疆大吏时还主持风雅,推扬后进,编选如《国朝三家文钞》、《江左十五子诗选》等,影响深远。

整理以宋荦为代表的商丘宋氏家族之著述,不仅能细致全面地认识宋荦其人及其思想、创作,还能了解清初顺康时代的政治氛围、社会文化环境等对文人思想与创作的影响,从而观照清初家族文化的传承、士子群体活动的面貌与文学思想之变迁及审美趣尚等。同时,汇聚一个家族的作品于一集,这种整理方式有别于局限于一个人或一种书的通常做法,在古籍整理实践中也值得肯定。
《宋荦全集(附宋氏家集)》一书十二册,四百三十万字,收入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宋纁、宋沾、宋权、宋荦、宋炌、宋炘、宋至、宋筠、宋华金、宋韦金、高岑(宋荦外孙)等四十四人的近百余种著作。《宋荦全集》主要分为内编、外编与闰编三部分:内编收入宋荦晚年自订诗文集《西陂类稿》,并据《绵津山人诗集》《十子诗略·牧庵诗略》等辑入诗68题共87首,据《百名家词钞·枫香词》等辑入词28阕;其次收入宋荦诗文辑佚成果,分编十四卷,计诗一卷,序跋记传等各体文十三卷;外编收入宋荦杂著,如《豫章祀纪》四卷、《如山于公年谱》二卷、《文康府君年谱》一卷、《商丘宋氏西陂藏书目》及《漫堂藏书目》等5种;闰编收入宋荦友朋书札如《宝鉴斋录存所藏宋牧仲存札》十卷、《和松庵存札》不分卷及辑佚书札,待访诗文存目等;附录宋荦研究资料辑录,含序、跋、著录、宋荦传记等资料。《宋氏家集》收入宋纁《庄敏公遗集》《古今药石》《四礼初稿》,宋沾《福山公遗集》,宋权《文康公遗集》《白华堂诗》,宋炌《西湄草堂诗》,宋炘佚作,宋至《纬萧草堂诗集》,宋筠《青纶馆藏书录》,宋华金《青立轩诗稿》,宋韦金《授研斋诗》,高岑《眺秋楼诗集》等,及每个人的研究资料。








这部书整理者刘万华先生年富力强,学有专攻,熟谙文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宋荦及宋氏家族的研究,广泛收集爬梳宋氏著述及相关资料。所收如《豫章祀纪》、《青立轩诗稿》、《授研斋诗》、《和松庵存札》等,流传不广,较为稀见,《商丘宋氏西陂藏书目》、《漫堂藏书目》、《宝鉴斋录存所藏宋牧仲存札》、《青纶馆藏书录》等是稿抄本,有的甚至是海内孤本。在编集上,商丘宋氏著述有传本者几乎一网打尽,且每人著作之后,皆附录相关唱和投赠之作及其作者的有关资料,极大地提高了此书的文献价值。在校勘上,能罗列众本,核其异同,以见文本演变之迹(于宋荦诗集整理上尤其突出),参校了从稿本到刻本的各个时期的十余种版本。在辑佚上,整理者参阅群书,广征博考,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转自商丘地方文献馆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h6achPk1uA6gIS-B9wsa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