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脱口秀大会
《脱口秀大会 第三季》也快结束了,有点不舍。作为今晚80后脱口秀的老观众,至今还记得它第一期的播放内容,现在看着它的未来一点点变好,非常开心。
喜欢脱口秀,因为它既让人快乐,又让人思考,感觉是目前市面上比较有营养的一种娱乐节目了。一方面是它能输出观点,比如讨论网络暴力、物化女性等等比一般娱乐媒体讨论的稍显尖锐的话题;一方面是它让人乐的同时稍稍回忆起年少初心,我发现很多好笑的段子都是讲童年、讲学校。
在讲年少趣事方面,感觉讲的最好的是卡姆。他的段子总是无厘头中带着好笑,好笑中又透露出可爱。他说自己的段子“一秒天上,一秒地下,是当代卓别林”,其实感觉风格和周星驰更接近点吧。并且,他的段子很洗脑,朗朗上口,我时不时就会想起那段“我要把那个黑板一顿暴擦,擦的它乌漆嘛黑,锃光瓦亮。。。”,脑内可以完美重现。段子内容可爱又现实,尖锐又夸张,不卖惨、不沉重,最终变成幽默,一直是我心中的第一。
除了卡姆,我也喜欢庞博。因为在今晚80后时期,就最喜欢他的段子,有对生活的细微观察,也有新想法的输出,听了他的段子不仅会笑还会认同他的价值观。他风格没有那么炸,会有一些讲究逻辑的小幽默,带点知识分子气质。
我也喜欢张博洋,他就参加了几期节目,但几乎每个段子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去奢侈品店买衣服的尴尬,比如快递员、医生、程序员的命运交叉,逻辑层层递进,最后一个黑色幽默转折。想起他说什么澳洲森林大火是白凯南放的,好像看着没什么特别,他说出来就很好笑,大概是他的技巧高超。还有一点,就是听他讲话最舒服,倒不是普通话标准,就是说出来的信息和情绪都让人能抓住。虽然节目上有人说他退赛、弃赛不好,我倒觉得可以理解,因为他有好的标准,就不愿意做差的表演,大概是有点完美主义的性格使然。其实,比赛名次谁记得住,最终还是要看内容。
再说王建国,我觉得他的段子有一种纯真的气质,语言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我很喜欢他关于一些沉重话题的讲述,比如去年孤独那期,就像在说他自己的心里话。我想他应该就是一个不爱社交,享受独处的人,看着还挺可爱。另外,他从事脱口秀事业这么多年,还能每期都讲出新段子,就显出他的职业性和专业来。
上面这些人的段子,我会主动去听,大概也有些感情在。看看今年,出现很多新人,很多厉害角色。比如,王冕夺冠呼声很高,其实他去年那个关于初恋的段子就挺好笑,今年我喜欢追星女孩和社恐两个内容,最近这几期虽然被李诞夸上了天,不知怎么感觉内容听起来偏少,声音又有点大。还有新人里的杨蒙恩我初看时感觉特别像卡姆,其实豆豆也有点像,而house又有点像张博洋。真是长江后浪与前浪。
最后说点升华主题的东西吧。我一开始说脱口秀有两个作用,一是逗乐,二是提供价值观。我想这也是幽默的意义吧。我对所有脱口秀演员都怀有感谢之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消解生活中的尴尬,为我也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最重要的还给我带来了快乐。我想物质、爱情什么的大概能让人快乐吧,但我知道,只有我发自内心的笑了,那才是实实在在能看得见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