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瞬间让你真切感受到生活的荒谬性?
查看话题 >我失去了兰波
十七岁的年龄
什么都不在乎
这就去碧绿的椴树林散步
——阿尔蒂尔·兰波
九月的一个下午,在雨后初现的亮白色光线中,我正式读完了《兰波作品全集》。在买下它的九年间,我断断续续翻开过几次,但都没有读完。
合上书的那一瞬间,我发现,我与兰波失去了同步。
曾经,我钦佩兰波的率性和洒脱。虽出身在法国的一个小镇夏尔维勒,也并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但兰波一生都在奋力抗争,想要远离故乡,投入到浩瀚的大千世界中。
我崇敬他的赤诚、幻想、超我。他在少年时代留下了令人唏嘘又赞赏的诗篇,在别人的人生还没正式开始的十九岁,他已经停止了创作,感到空虚匮乏。他决定浪迹天涯,“世界很大,充满了神奇的地域,人就是有一千次生命也来不及一一寻访。”
即使英年早逝,他短暂的一生也完全活在了自己的自由中。
那时,我以为,我可以像他那样自由呢。
事实却是……
成为社会人的我,有了自己固定的工作,也仅此而已。这几千个八个小时,似乎也没有什么成长;甚至连带着八小时之外的自由时间也不怎么自由。
快乐时光并没有变短暂,而是快乐的情绪很难被调动了。
连读书,似乎也变了口味:不想再读小说,因为没有那么多精力去了解小说人物漫长的一生,也没有那么敏锐的触觉去感受细腻的人物形象了。
“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去他们不想去的地方,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他们的生死都与其愿望相悖,也不指望获得任何形式的补偿。”
我没有实现彻底的精神自由,好像连自由意志也失去了呢。
-
豆友201673489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4 08: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