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两本书
最近买了两本书:被誉为韩国天才作家的金爱烂《你的夏天还好吗》以及我在微博关注了一段时间的育儿博主渡渡鸟的《妈妈是什么》。
2020对于很多人以及这个世界来说,是一个充满变数和转折的一年。对于我而言,这一年里,我变得更加忙碌,背负着厚重的壳艰难前行。这里指的壳是伪装的外壳,也是我顶住压力坚硬的外壳。很多个上下班途中、夜深人静的晚上以及独自奔走的时刻,因为各种遭遇的难题和重压,让眼泪忍不住流出。
可想而知,在过去的8个月里,我很少有闲情逸致去完成工作之外的事情。唯一记得的是认真地读完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次买的两本书是偶然间看到网友的推荐默默记录下来的,我被生活的压力逼迫到无处遁形,像快要窒息的溺水者。我知道,唯有故事,唯有阅读,唯有充满智慧的作家们,能够带领我爬上岸边,重新呼吸这美丽世界的新鲜空气。
《你的夏天还好吗》是一本短篇小说集,由好几个故事组成。我读完了第一个同名故事《你的夏天还好吗》,刚读了开头觉得女主人公真的是非常有个性、有趣,可短篇小说的跳跃性太大了,就像参加一个游戏,刚进入状态,裁判就宣布游戏结束了,就是这样的感觉。这是为什么我不喜欢读短篇小说的原因,因为能够陪伴主人公走的历程太过短暂,匆匆遇见匆匆分别,就像这个浮躁的世界一样令人感觉无趣。
没有接着看第二个短篇,我就换了另一本《妈妈是什么》。渡渡鸟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很大,擅长与孩子沟通是她非常突出的优势,这一点非常令我羡慕。我就像一个偷窥优等生怎么学习的差生一样,企图借助这本书,学习一些培养孩子成长的技巧,看一看这个面临三个孩子各种问题的妈妈是如何掌控生活而不失控的。
看了很多篇作者和儿女的日常,我发现,做一个好妈妈就像所有育儿书倡导的那样,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以及尊重和自由。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妈妈望着粉嘟嘟皱巴巴的婴儿,满眼的爱意和温暖。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甚至每一次哭泣都牵动妈妈的心,让妈妈怜爱。无条件爱他,常常拥抱他和他讲述故事,构建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从此妈妈就成长孩子扎根茁壮生长,疯狂吸收营养的大地,伴随着一路的向上。把孩子看做是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的选择,哪怕是错误的选择,勇敢放手让他去尝试、去体验,切身体会这世界一手的生存经验,而不是只接受大人嘴巴里告诉自己的。中国家长太喜欢给孩子讲大道理了,从小我就听了几百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样的“名言”,我们也常常听到大人说,“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诸如此类得意洋洋的言论,无非就是让孩子听话,按照大人的思想主导孩子的言行,控制孩子成长轨迹。多么傲慢的大人啊,反过头来看看自己这已经蹉跎小半辈子的岁月,有什么资格来指导孩子的人生呢?
傍晚在车上等孩子下课的时候,在微博上看到一条视频,采访了70多名每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问她们哪个瞬间改变了她们的一生,很多位女性都回答是生了孩子。生孩子对于妈妈就像自己的第二次重生,从年轻的漂浮状态被推进亲子关系里的脚踏实地,然后就像大西洋彼岸煽动翅膀的那只蝴蝶,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合理分配时间、全力平衡生活和工作;在缝隙里找时间提升自己,做孩子的榜样;学习整理术,让这个家不至于因为一个孩子到来而混乱不堪。我开始审视自己,借由各种书籍分析自己,然后竭力改变自己,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岁月在我的身上留下了印记,也让我的心灵更加丰盈。
我最近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就是只能鼓励孩子,不可以直接批评他。就像我对待我的朋友那样,拿掉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平等的姿态帮助他,鼓励他,陪伴他度过一道道关卡。如果我不能因为朋友犯了个小错误就大发雷霆,为什么对待孩子就可以这样做呢?我不能。
晚上,孩子在练琴,他频频在看时间等待着结束。在一旁写日记的我,忍不住又想上前和他讲道理。但是这一次,我克制住了。我走到他身边,对他说“这首曲子你才练习了20分钟已经这么熟练了呀,你以前要花费好久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啊”他听完后,矫正了坐姿,卖力得继续弹下去。我又说“你的手型也改进很多啊,已经很有力道了,我能感觉得出来和以前不同了呢”他没有回应,但是他嘴角带着微笑,弹的更为认真了。一次尝试,一个小小的改变,产生了如此美妙的效果。
做妈妈是一种修行,是二次重生,这一点都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