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
刚开始读,比较惊喜的一本书。文学理论有多重要,不言而喻。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是在是像是在吃苦瓜——对身体好,但是吃不下去。这本就像是清爽小菜,爽口、清晰、易吃。
《柏拉图》:(主要是想了解“洞穴”的隐喻)。
1。柏拉图敌视诗歌和诗人,这里主要是灵感理论(诗人的创作心理理论)。
2。摹仿理论(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这种认识没有考虑艺术的审美功用(艺术也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只是从政治、社会、道德的角度去看艺术对现实的消极作用。
柏拉图制定了严厉的文艺政策:理想国第3卷,这让我联想到《1984》或者其他的文艺政治路线。
关于摹仿:我自己有些体悟。
在现实功利的考虑之下,诗人及其诗歌创作(文学创作,艺术创作)是没有用的,它们只是摹仿,只是高谈阔论而不事生产 。
3。柏拉图对美的追求:《会饮篇》
由此产生深远 影响,“新柏拉图主义”——“泛诗论”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