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人工智能
周末看了部网飞的新纪录片《智能陷阱》还不错,缕了一下大数据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隐私泄漏那么简单,而是可能对整个人类社会行为的根本改变。
最开始媒体公司设计人工智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操纵人类行为,仅仅只想解析用户的爱好模式,精准投放广告,使得收入最大化。然而AI并没有客观认知和道德准则,你给AI设定一个收益目标,它就会利用一切方法来达到它。诸如从你点击图片的次数和浏览时间上分析,哪些图片或者文字会让你在这个APP上停留更长时间,用什么内容可以让你每天都多一点使用时间。最后AI发现,最简单也是最迅速的方式即人类对社交的渴望,于是点赞这个简单的动作即可激发人脑多巴胺的短暂迅速释放,不停自拍不停发动态就能持续收获点赞,就此形成一种循环上瘾。
再进一步,AI发现人类并不喜欢看和自己观点不同的内容,人们往往会点击那些与自己之前想法一致的文章或视频。理所当然的,推送里越多此类同质观点就越能抓住用户时间。然而同质化的结果就是大家各自被强化在自己的思路里,你以为网络世界让你看到了更多,但其实自从有了大数据的精准推送之后,你只看到了自己想和它们想让你看到的一面而已。而这往往可以操纵人类对于政治的看法,以及之后的行为。
所以技术或AI本身并没有主观或倾向要威胁人类的存亡。问题出自于技术能够把社会中最坏的东西带出来的能力,而这最坏的东西才是人类存亡的威胁。
所以个人如何抵抗呢?关掉一切不需要的通知,不要参与任何无意义的点赞行为,减少大数据对你的分析。对一切推送的广告点叉,不要点进任何一个广告页面。以及多关注几个有内容,但和你意见相左的人。
不过,话说回来,人类存亡,甚至文明可能在20年后被消灭什么的,实在也引不起我的紧张和焦虑。毕竟,现在也没多值得?以及别人家的人工智能精准广告投放,简中互联网是今天我在淘宝买了一个咖啡机,接下来的一个月微博豆瓣打开都能给我推咖啡机广告。这种无效行为,我们称之为人工智障。

-
Tre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1 09: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