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学来的辩论思路之降维打击
短日记(写完发现,不短了)。
这两天猫猫童鞋在刷《平凡的荣耀》,我跟着看了几眼。
不得不说,大多数热门电视剧我都是这样“蹭看”来的,就如之前所说的,我身为一个如此沉迷于个人精神世界的人,之所以还没有和世界脱节,多亏了猫猫童鞋。否则,怕是不知道今夕何夕了。
那晚临睡前看到一幕场景,甚是有趣,其中人物的辩论策略更是给了我很多启发。
因为只是蹭看,剧中人物也没记住,就拿演员的名字来替代了。
场景涉及两个人,小白和大勋。剧情是同为实习生的他们参加淘汰答辩,20个人里只有3人可以留下,他们为同组。小白是个大学都没上过的真小白,大勋则是家财万贯口才了得但有心理障碍的真二代。答辩规则很简单,第一环节演示,此处大勋心理障碍发作,小白临危上阵但并没有力挽狂澜,最后还是大勋自行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完成演示。第二个环节则是互相说服对方投自己推荐的项目,没有成功说服对方、或者无理拒绝对方推介的,都视为落败方进行扣分,反之则反之。
辩论策略之“你很好,是我不好”差距鸿沟
先是大勋说服小白。大勋上来就说,他不像别人,要揣摩对手的喜好来推荐“讨好”的项目,而是要推荐一款自己作为投资人十分爱好的国产女装品牌项目。大勋一顿说,从服装品质说到民族自信,总之就是,这是一个我们自主持有、有望引领世界女装潮流的民族之光项目,不投不是人,啊不,不投就是瞎。
讲真,我把自己代入了小白的角色,自认为不算嘴笨,但面对这套说辞,真的有点懵,一时想不出拒绝的理由来——要知道,接受对方推荐而选择投资,是输,没有合理理由拒绝投资,也是输。若我是小白,基本没戏。
但小白有主角光环啊,他拒绝了大勋的推荐,并给出了一套在逻辑上没有缺陷的说辞——“这个项目很好,是我不够好”。小白疯狂diss了自己(基于剧中人设,他也不是强行自我践踏,而是客观描述),然后告诉大勋,这么好的项目,得找像大勋这样眼光独到、专业扎实的投资人才行,交到他这样连三流投资人都算不上的人手中,会毁了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大勋和电视机前的我一样目瞪口呆,敢情他不投其所好,选择了自己看好的项目,还真的是自己推荐给了自己?
而且,小白的论述有理有据也符合客观现实,进一步强调了大勋所推荐项目的“优质”,也突出了自己的“落后”,把这个因为过于“常识”而在实际辩论中被大家忽视默认的事实拿出来,成为了一记重锤,一锤定音。
辩论策略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再是小白说服大勋。以小白在剧中的学渣人设,压根不可能找到一个符合世界主流倡导且具有较大升值空间的项目,但他拿出来的项目策划书,惊到了我。
他对大勋做了背调。大勋在大学期间创业三次,均以失败告终(这也是他心理障碍的来源,临门一脚总是退缩)。小白说,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或许大多不成熟,但也因此成本不大,而其中的一些金子,一旦被挖掘,将是几何级倍数的增长。同时,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看,需要有一个平台让这些有想法的年轻人把理想变成现实,而这,就是他向大勋推荐的项目,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名字我乱起的,懒得回去翻了,大概这个意思)。
是的,大勋再一次目瞪口呆了,正如电视机前的我一样。
不得不说这招挺狠的。
这个项目,对专业素质的要求不高,不像之前的一些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需要大量的跨界专业背景知识,但同时又确实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而最狠的,则是这个项目对大勋的定向精准打击——若是拒了,就是否定了自己在大学期间创业的潜在价值。哦,顺带,即便大勋没有创业背景,也很难拒绝,毕竟,如果拒绝投资这个项目,不仅是和钱过不去,还否定了成千上万的大学创业者的探索和尝试,简直和当前国家导向背道而驰。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大勋都没有说不的可能。
最后,大勋对小白说了一句,“XX,你可以”,这恨恨的语气啊,完美展现了内心奔腾而过的草泥马。
正因为大勋自身的背景,以及“投资”这个行业本身对创业的认同,小白就拿对方所在行业大趋势,结合对方自身经历,实现了广泛打击+精准狙击,对方毫无胜算可能(至少以我的智商无力反驳)。
由此引发的小思考之降维打击
这两场辩论里,大勋都是站在自身角度,做好了完全准备,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一定不会输(剧中演员还把这话直接说出来了)。平心而论,若是在同一个维度上,小白基本不可能有胜算,然而,小白采用的直接是降维打击——你以为我会在和你短兵相接吗,我偏偏来个洲际导弹。
现实中也有不少降维打击的事例,比如我们已经听烂了的,外卖平台对泡面、移动支付对银行,等等。
喏,倒是可以学一学。当前工作中觉得无论如何都无法突破的困境,指不定来个高阶打击就迎刃而解了。
嗯,这还真是个思路。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