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写作计划Day103:成年人的觉醒,从健身和学英语开始
今天在微博看到朋友发的这句话“成年人的觉醒,从健身和学英语开始。”我突然想起我自己也是这样。步入30岁,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混沌下去,所以开始健身、写作、学英语。刚步入社会的时候,觉得我能赚钱养活自己,在北京立足就不错了。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上班赚钱攒钱,可以自由地买,自由地吃。等渐渐有了一些积蓄,在北京买房又无望,我就开始到处旅游,还当了旅游博主,认识了很多旅游达人,也免费去了很多地方,似乎有点环游全世界的意味。在工作之余,玩耍和娱乐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我觉得自己很厉害,去了别人没去过的地方,体验了很多人一辈子都体会不到的乐趣。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人在写字楼里加班,有人在喜马拉雅爬山;有人在追赶公交车怕迟到,有人在非洲大草原上看动物大迁徙。大概就是人的选择不同,有人在为生活奋斗,有人在为兴趣奔波。现在看来,不同的人生选择,会形成不同的围城效应。上班的人想去旅游,到处旅游的人也许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大家似乎都在羡慕彼此的生活,想从一种选择跳进另一种选择,而我们总是不会对现状满意。

从大学毕业到30岁,我一直在外企上班,朝九晚五,工作稳定,从不加班,同事们也都相处得很好。我总是安慰自己,在充足的业余时间里,能到处旅游,这多好呀,又能上班有稳定的五险一金,又能到处玩,还能用旅游副业赚钱(有很多免费游)。这似乎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

但是进入30岁以后,我突然觉醒了,觉得自己太过放纵了,对未来没有规划,每天有点得过且过,就是混日子。工作是稳定,但是成长空间也不大,真的就是图这份稳定了。我的旅游副业也做得不是那么好,用豆友的话来形容就是“你副业赚钱的意向不是那么强烈”,似乎我还是挺满意现状的。
我总想顺着时间去走,缺钱的时候就去找活动参加,中过7w现金,也中过1w现金,旅游合作有几千元几万元,写作投稿有几千元。但这些都不是稳定的收入,而且这些能成功的前提是我必须有强烈的赚钱意愿,我的脑子才会运转起来。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懒惰以后,我开始健身,瘦了20多斤,衣服全都宽松了,好多人见了都夸。我开始学英语,后来在公司会议上实时做口译,中英互译,翻译工作文件也不怯。我开始写作100天计划,在豆瓣上每天发一篇800字+的文章,连续发了100天,一天都没断过,豆瓣粉丝从500涨到了6700,很多文章还上了热门推荐,转评赞互动量很高。
行动起来以后,心灵获得了暂时的安宁,觉得自己在做事了,在改变了,每天能坚持下来,我也不容易哇。坚持的成果还不错,身体和心灵上的改变,不会欺骗你。

但是每次完成计划以后,我就会懈怠好久,想放松,想给自己放个假,想寻找新的奋斗目标。说白了,我还是没有明确的规划,不清楚这些改变会怎样影响我未来的人生,导致我还是会焦虑,再多的人夸我厉害,我还是会说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是真觉得自己已取得的成绩不是什么大事,是能炫耀一时,但夸奖不了一世。

说白了,我也有些急功近利,觉得健身写作学英语,没有给我带来切实的收益,也就是金钱,虽然网友们的夸奖让我开心,但是大环境似乎就要求我们必须赚到钱才行。能不能赚钱,成了大家焦虑的点。为什么那么多人有副业焦虑,就是因为赚钱似乎成了衡量你行不行的唯一标准。我们想在一周一个月内就赚几千几万元,我们疯狂地浏览别人的副业办法,我们耐不下性子去打磨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太过于急于求成。
我们想改变,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我们做了改变,短期内没有变现,又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又开始焦虑迷茫。我们羡慕别人,别人也在羡慕我们。大家都一样啊,。
就像现在写下这些文字,我就是想倾诉,想做点什么,不想让自己闲下来胡思乱想。写下来的文字,大概能让我心安些。就这样。
作者:苏一潞
日期:20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