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萨满文化与玉文化结合:充满灵性的世界就这样展开了
一
提到蒙古,自然会想到一位历史名人: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的孛儿只斤·铁木真。
成吉思汗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1227年在征伐西夏国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的时候去世。
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生善战,先后消灭了20多个王国,无数奇珍异宝收入囊中。传说,成吉思汗墓中的珍宝甚至超过了秦始皇陵,是中国十大神秘宝藏中最富有的一个。
成吉思汗陵自然也成了无数盗墓者的觊觎之墓。
不过,成吉思汗的后人早有打算,一边将他秘密下葬,一边用上万匹战马在下葬处踏实土地。又在墓地三十里范围内插满了箭簇,并派重兵把守多年。
同时,使出最有威慑力的“大招”,建陵时请来萨满巫师,为陵墓下了一道神秘的符咒。——惊扰伟大的王者,死神的翅膀就会带走他的灵魂。

这样的威慑,换作平常人吓也吓死了。 可以说,也正是有这样一条真假不明的诅咒,成吉思汗陵才能在八百年间免遭盗墓者的洗劫。
然而,神秘诅咒却有应验的迹象。话说,一支考古探险队曾企图找到成吉思汗陵,就在他们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出现了一条长长的墙壁挡住去路。
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这条长墙貌似有被盗挖过的迹象,探险队在墙壁内侧找到了两具身首异处的尸骨。这两具尸骨死因不明,看起来比较像盗墓之人的尸骨。
尸骨刚刚出现,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因为,长墙中突然爬出无数毒蛇,咬伤了一些考古队员。
几乎同时,考古队停放在山边的车辆莫名其妙从山坡滑落了下去。
萨满巫师,神秘符咒,成为了难解之迷。
二
成吉思汗陵的传说,被历史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萨满文化,渊源久远,因此更加神妙莫测。
萨满,一个神秘的职业,萨满文化同样富有神秘色彩。
在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青海地区以及韩国、墨西哥等地都有着萨满文化。
信仰萨满文化的人们认为,萨满可以与天地沟通,能从神灵那里求得福祉,驱除灾难和邪祟。
萨满文化古老神秘,充满着诡谲的奇幻色彩。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于萨满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满族以及蒙古祖先流传下来的萨满仪式和传统。
这样的仪式很有画面感:萨满头上戴着奇异面具或流苏面罩,身穿法篷手持大鼓,身穿颜色鲜艳多彩的民族服饰。仪式上,萨满跳着原始舞蹈,念着古怪的咒语或唱着荡气回肠的奇特歌声,做出各种奇异动作……

著名作家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以平民史诗般的描述,将鄂温克民族的萨满文化由幕后推至台前。在小说中,既可以读到鄂温克民族住宿、狩猎、食用、穿戴的民俗,又可以了解与驯鹿、野兽、鱼类的关系,更具有神秘色彩的是可以尽情领略充满神秘气息的萨满文化。
在辽宁岫岩的萨满文化,又与迟子建笔下的鄂温克民族的有所不同。
萨满文化在岫岩,与玉文化紧密结合。
追根溯源,便是因为岫岩玉孕育了中国最早的“玉文化”。 1982年东北红山文化区域内的兴隆洼文化出土了距今8000年前的玉礼器,被认定是迄今为止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
《周礼·大宗伯》中说,“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史前玉文化的动力是神,玉器是中国古人对天崇拜的产物,神秘是玉器的先天性特征。
古代玉器总是与献祭、殉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玉文化体现的是古老的萨满教意识。萨满教,中国的原始宗教,敬畏天道,倡导天人合一,都认为玉是天人之间的连接纽带。
三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无论是萨满文化,还是玉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中国文化。
关于中国玉文化,大量的考古实据早已经证明,东北是中国“玉文化”的源头。“玉文化”是中华文明最独具特色的文化表征,是东方精神和中华传统的物化根基。
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玉器,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石,更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人的文化中,玉是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基因。玉器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

中国玉和玉器在世界享有盛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一看到玉就想到中国。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玉的崇敬和热爱始终未变,绵延不断,传承至今。
1、政治功能。玉器是古代级制的物化体现。秦朝以前,“九鼎”象征君权。秦朝以后,玉玺成了君权的象征,秦始皇制成传国玉玺,以后各代帝王认为得了这块玉玺才是真命天子。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乾隆皇帝厘定的25枚宝玺,绝大多数为玉制。汉、唐两朝更是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
2、道德功能。儒家定义“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润如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就连我们老祖宗创造的文字里,与玉相关的字、词无一例外地代表着美好。
3、经济功能。玉器显示富贵的标志,在新石器时代已见端倪,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就是鲜活的例子。商周,用玉作币,以玉作交换和贡品。到了清朝,更有“古铜旧玉无身价”的说法。
4、装饰功能。“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是最生动的文字证明。
四
在萨满文化与玉文化交织中,有这样一个有灵性,充满人道、商道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独特的中国萨满文化和玉文化,共同孕育出了一个充斥中国式关系的圈子——玉石商圈。
各种玩玉、赏玉、鉴玉知识、玉石行业的内里门道,各类财富或快速积累、或逆境求生的传奇故事在这里粉墨登场。规则与陷阱、诱惑与欲望、谋略与玄机,利益的生死,复杂的商业关系、社会关系、男女关系......没有硝烟的资本战场人性善恶和险相环生,拥有巨大财富的玉石商圈里的精彩“斗法”尽在这本《玉色》中。
小说以生长在辽宁岫岩的玉雕大师、玉石大鳄佟一琮的个人成长奋斗和爱恨情仇为主线,展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玉石世界。在主人公接二连三遭遇挫折,又不断重新崛起的故事画卷中,融汇了这一行业里的规则和陷阱,以及各种复杂的中国式关系。
作者唐大伟是个痴迷于玉石的“玉虫”,生于玉乡,长于玉乡,念兹在兹,耳濡目染,对玉石的门道,玉石的故事,玉石的文化,无不烂熟于心。加之她又是一名资深媒体人,具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和敏锐的洞察力。而其作家的身份,女性的细腻,又赋予了她旷达的笔触和精巧的故事架构能力。这一切都让她有热情、有能力、有深度地把玉石圈的故事娓娓道来,写得引人入胜。

诗云:
细观玉轩吟,
一生良苦心。
雕琢复雕琢,
片玉万黄金。
佟一琮从平凡普通的岫岩山村大学生,到玉雕大师、玉石大鳄,是不甘平凡的梦想照亮了现实。
玉之道,是商道,是人道,是天道。
这样不甘平凡的过程,是一次次跌到、爬起,不懈追求,执著向前,是生命的意义,更是生活的意义。
-
狗毛蛋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07 19:08:26
先锋读书会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先读书摘】美国民主的沉睡 (8人喜欢)
- 【先读书摘】从不值一提的小事开始,练习发出求救信号 (4人喜欢)
- 【编辑手记】特装书《红楼梦》上市后我做起了深夜客服 (2人喜欢)
- 从笑到抽筋到泪流满面,这套漫画集用了十年! (5人喜欢)
- 梁晓声:读书是造就文化灵魂的工作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