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山祭
商代一大堆的方国里,我只记住了一个孤竹国,首先这名字就显得那么清新脱俗气质飘逸,比那些叫什么虎方、有熊的不知高级到哪里去了。孤竹国在史料中留下的记载不多,却流传下“夷齐让国”,“不食周粟”这样特别高标不群的故事,能产生伯夷叔齐这种高级人类的国家简直让我遐想不已。孤竹国的故地在冀东,核心区域大致在今天卢龙、滦县一带,但是孤竹国都的确切位置一直聚讼纷纭。至于伯夷叔齐饿死的首阳山,全国居然冒出十来个,光是冀东一带就有好几个,但是有前人花笔墨考证,如今甘肃的首阳山似乎风头还略胜一筹。作为只想找个地方发思古之幽情的吃瓜群众必须把问题简化,对各种说法经过一番粗略梳理后,我把目标选在滦县首阳山——另一处看起来似乎有点谱的竞争者。这里位于滦河的一个拐弯处,山下的河岸地也一直是孤竹国都遗址一处比较热门的推测位置,以前这里还曾有过一座规模很大的夷齐庙,1958年毁掉了。

从北京出发六个小时后,我站在了这个只有几十米高的小山包上,有点凌乱。眼前的景象完全出乎意料,整座山头基本被推平了,变成了一个大台地,台顶的一大片泥地看起来有点像外星地貌。后来当地人告诉我过去这里曾经开过铁矿,把山给挖掉了,原先的首阳山可能有一百多米高。现在山脚下还有个乡镇建材厂,大卡车正在一车一车地往台地上倒土,发现我的可疑踪迹后厂里赶快上来两人盘问我,紧张兮兮的。


我惦记的那个“首阳山”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不过我并没有觉得惋惜,也不郁闷,毕竟,谁也不敢肯定这里就是伯夷叔齐饿死的那座首阳山,就算真的是又怎么样?采薇的人早就不存在了,庙也拆了,他们的故事也会越来越像个笑话,山上的薇草还等谁来?不如就将那座山献祭了吧。也许寻找首阳山这事本身就有点蠢。


郭沫若曾经拿这个题材写过一个剧本,叫《孤竹君之二子》,讲的是周君姬昌被殷纣王关押,姬昌的臣子为了营救他来到孤竹国,将孤竹国君身边一个叫孟姜的侍女带走,献给纣王赎回姬昌。一直爱恋孟姜的孤竹国王子叔齐逃出故国寻访她,可是孟姜已经被嫉妒的妲己诱使投井而死,得知了死讯的叔齐心灰意冷,便和哥哥伯夷一起上首阳山隐居去了。 俗人就是俗人,故事经过这么一改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就不再那么像笑话了。 “闳夭到我们国里来,我们国里没有宝物给他。他看见我们父亲的侍女,才满十五岁的孟姜——啊啊,可怜的孟姜!她便在那年离开了我们了——闳夭向我们父亲要她,要把她带去献给殷纣王。我们那顽梗的父亲,会拿人的生命来做礼品的父亲,他公然答应了。可怜孟姜离开我们走的时候,她流了多少眼泪呵。” 据说郭沫若还曾自比为孤竹君之二子。

走的时候我捡了块石头想带回去留个纪念,想一想又丢下了
带着怪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