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一周年-搬家三次,找到稳定生活的形态
冰箱里随时有新鲜的牛奶、水果和蔬菜,能从厨房的咖啡机接一杯油脂丰富的咖啡,是开始我的稳定生活的标志。
最近搬了新的家,来上海后搬的第三个房子。
第一个房子我很喜欢,虽然住在非常远离市区的地方,但房子很新,装修得也很棒,每一样家电都是房东精心挑选,尤其是洗碗机,让我和刁哥爱上了做饭,因此一年里点外卖的次数不超过10次,点的还多是KFC、榴莲披萨之类的快餐。那时候几乎不想离开那里,离公司又非常近,工作日一日三餐在公司解决,周末在家变着花样做饭,甚至中午还能回家睡觉,好像住在80年代的国企家属院。并且,虽然花费很小,但有公司的福利保障,生活质量却很高。说到公司福利,多说一些,公司的餐补几乎可以满足食堂丰盛的一日三餐、不错的西点、以及每天可以去超市、水果店买一堆东西回家,还有健身房、网球场、各种请来的私教课,每个节日发放的大礼包,总之,对个人来说,恩格尔系数降到极低。所以最后办公地址变化不得不搬离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
第二个房子纠结了很久,当时我们排队的人才公寓快到了,但又无法确定还有多久到,就考虑找个房子过渡等着,还是放弃人才公寓找个长租的房子。后来机缘巧合,一位同事转租自如的房子,剩下的时间和我们预估的人才公寓的时间差不多,就搬过去了。那个地方也还在浦东的郊区,房子是动迁房,说实话第一次搬进去的时候,心里落差挺大的,让我第一次有了在上海漂泊的感觉(第一个房子感觉更像家)。但胜在离我和刁哥上班都方便,并且是主卧,不用和房间之外的环境接触,也还可以接受。不过一到周末,两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大眼瞪小眼,挺闷的,尴尬的是吵架的时刻,吵到不可开交,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冷静。而且由于厨房环境并不十分好,导致我们常常出去吃饭,每天叫外卖,钱花得更多了,生活质量却没提升。这边的房子要到期了,人才公寓也还没到。最后下定决心要换个好房子,太渴望之前那种好好生活的感觉了,也不想再搬来搬去,让自己常常处于收东西、找东西的动荡了。
找房子的历程还是很难的,没事都会刷刷中介APP或者豆瓣小组,从最开始毫无头绪满上海看,到最后锁定板块,锁定小区。
一、明确需求,首先考虑到吵架了得有个隔离区,所以不能要一户室内,至少要一室一厅;然后确定是否合租,这个纠结了很久,问了身边租房经验多的朋友,合租的风险,结论是,高风险*高收益,生活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你遇到的室友,不可控程度高;但相处得好的话,生活愉快,房租划算,也可以住更大更好的房子,但这个事情到看房子之后才决定下来。
二、选择位置,一开始打算租在二号线上,毕竟出行方便,我刁哥通勤也都方便,但看下来发现,二号线边上的房子溢价都太高,看得上的房子一室要6000左右,三室已经1W+了。于是调整战略,换到我上班附近的4or6号线,这个方向没看多久就放弃了,因为沿线的老房子多,价格也不便宜。最后定下来用了一个很粗暴的办法,以我上班5km为圆心,兼顾地铁和刁哥上不超过7站地铁,在地图上选了一个点(我上班需要准时,且个人对通勤的忍耐程度很低,所以刁哥在位置上很迁就我)。看了下我选到的点周围的房子,竟然房子不错(当时决定了不看动迁),价格也意外的不错(比小区均价便宜1000),配套也很好,小区出门就是地铁、各种店铺,关键还有我最爱的上海小笼包店。
三、看房,那几天在微信上加了大量的中介,描述要求后让他们发手中的房子图片,这里提个醒,现在很多58上的个人房源,也都是中介自己操作发上去的,之前看到的时候发现大量便宜又好的个人房源,无论如何房东就是不回消息,只是让你留电话,天真的留了之后,便接到无数的中介电话。综合下来,找中介还是最省心省力的方式。后来选了个房源还算满意的中介周末看房,中介是个00的年轻小伙子,服务无微不至,一口一个姐,看房车接车送,饮料备齐,好到我决定不管租不租,都要给他发个大红包。不过幸运的是,因为前期精准沟通了需求,看的第一套便中了。这是一套大3房,在一个绿化很好的小区,零几年的楼梯房,房子在5楼,采光很好,以至于后面看了同小区同户型的其他楼层,就完全不想要。房子整体硬件是没问题的,地板、家电都是好的,卫生间厨房硬件没问题,但是整个房子几个月没人住了,比较脏。让我心里认定这个房子的,是那个八角的每一面都是玻璃的单独餐厅,一眼就爱上了。那时候心里想租这个房子的声音很大了,战胜了之前对合租的恐惧,回去便开始发帖找室友,但一直没有落定。第二周的时候,中介开始催我们,说有其他人也要租,问我们要不要和房东谈判,其实知道是套路,但是也想看看,能谈成什么样子。便在一个工作日顶着大太阳去了,最好房东便宜了8%左右,加上本来就便宜的标价,几乎比同小区的房子便宜了1500+,当场便付了房租和中介费。回去才开始有点慌,一个室友也还没有,万一租不出去,要承受每天不菲的房租。这下更积极发帖了,刁哥也一起帮忙了,这次却非常幸运,如有神助,3天就找了室友,第二天便一起看房,也是当场就定下来。接下来便是浩浩荡荡的搬家,师傅说,两个人小年轻打工租房,我没见过有这么多东西的。刁哥说,我们一直没当成在外面打工,租房也是按正常的生活来。的确,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不会因为难搬走就少买东西,很享受这些零碎营造的家的味道。

搬到这里来的第二天,便开始在家吃简单的早餐,这周末,在家做了菜和室友一起算是聚餐了。现在坐在这个我最爱的餐厅里敲字,背后能听刁哥在厨房里捯饬番茄炖牛腩的各种声音,窗外的微风把树枝吹得慢悠悠的摇摆,内心也安静舒适下来。第三次搬家,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