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宅经济」发展,金融界有何机遇?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经济的发展按下了暂停键,尤其是线下门店。各国在疫情笼罩下纷纷呼吁甚至强制居家隔离、在家办公,“宅”成为生活常态,于是依赖人流量的实体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不得不关店以求发展。如一直以实体店取胜的一代鞋王达芙妮上半年营业额同比减少85%,在8月份的公告中宣布将彻底退出中高档品牌的实体零售业务(包括大陆及台湾);再如快时尚龙头ZARA5、6月的营收暴减一半以上,其母公司INDITEX集团决定将永久关闭位于全球各地的1200间规模较小的店铺,转攻网上销售平台。

疫情冲击成为压死不少实体店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与大量零售店铺关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线消费品的业务迎来大幅增长。根据美国商务部周二发布的季度数据,在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之间,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逾30%;另外一项针对“巴西电子商务概况”调研结果也显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间,巴西网店数量从93万家增至130万家,增幅近40%,为2015年以来最大增幅。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主要因为“宅生活”使得居民开始大批量涌入线上进行生活消费,消费习惯发生了变革,“宅经济”需求迅速增长,电商业务就迎来了狂飙式发展。
除了传统的消费模式受到了冲击,传统的金融机构也面临着类似的转折。疫情之下,银行的线下业务受影响明显,有些甚至停滞,而银行的线上业务则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日常中,尤其是数字支付和在线交易领域的金融科技(Fintech)需求,在疫情刺激下得到了大幅的发展。今后随着云服务、AI、5G、区块链等技术的覆盖面更广更深,支付清算、传统金融产品、新资本市场、基础服务等金融领域的金融科技潜能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金融界也将迎来一些新的生长空间。
首先,在投资领域方面,宅经济收益颇大的上市电商公司股价不断走高,与此同时疫情也加速了全球不同地区电商行业的普及,一批批当地的“阿里巴巴”开始崛起,如拉美、印度、韩国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商巨头正迎来黄金时代。宅经济概念股如电商、游戏、数码网络相关产业持续长远,尤其是宅经济概念股中的金融科技更是长线发展趋势,值得关注。有人可能担心宅经济只是在疫情的催逼下昙花一现,随着疫情强制管控措施的解除,人们会重新回归实体店、回归正常的生活与消费方式。但正如阿里巴巴在03年后崛起一样,相当一部分在线消费习惯会就此保持下去。
其次,对于行业而言,金融业及消费者都强烈意识到Fintech是势在必行的趋势,金融业将加速往金融科技发展,进入深水区,而整合平台、提供一站式产品与服务的意义巨大。
金融科技发展伊始是以传统的金融机构使用IT技术为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金融科技进入千家万户,服务模式也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不仅让消费者可以依照自身的条件找出符合需求的金融商品,而且能够节约企业的商务成本、帮助企业利用新技术适应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提高金融企业的竞争力、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强的公司能同时满足传统金融机构对于追赶科技与快速开展业务的需求,未来的发展空间无可限量。
疫情是个催化剂,让一些行业加速消亡,也催生一些行业裂变发展。金融科技作为新的营运工具,不仅能帮助金融机构进行精准营销和稳定获客,也有利于推动整个金融服务业的进化。目前来看该市场格局未定,能够提供完整金融服务的企业屈指可数,仍有非常大的角力空间,若能在这蓝海市场中掌握优势就能独占庞大商机。
提示: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盈亏自担。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作者简介:
麥光耀博士,中、港金融企业家,拥有逾20年金融业的经验,创立了多家财富管理、投资及保险公司,参与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工作。近年专注于金融科技及人工智能领域,积极投资于跟初创及独角兽相关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