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鬼节
我们这边兴过鬼节。一年里头有两个最重要的节日,一个是春节,在岁末年初,另一个就是鬼节,在年中,阴历七月十三到十五共三天。听我旁边的前辈说,因为刚好逢着鬼节,站里这几天都不施工,本来要投运的工程也因此推迟了。
在我们这边,鬼节是一定要吃鸭子的。我说的鸭不是烤鸭或者烧鸭,而是生肉现炒的。鸭肉性凉,肉质相较于鸡肉更韧,也更甜。外边买的烧鸭或者烤鸭因为深处理过,肉就像馒头一样松软,图个新鲜零嘴的还行,招待客人怕是要被说怠慢了。真正在节日里上桌的鸭子,都是一大早去去菜市场千挑万选,一定要羽毛柔顺发亮,紧致精神的那只回来,烧水除毛,现杀现砍,再加以生姜葱段爆炒,如此才算得上“地道”。对了,鸭肉和竹笋也是绝配,虽略有“不正宗”之嫌,但我和我家人都很喜欢。
昨晚我爸给我打电话,问我晚上吃了什么,有没有加个菜,我说太忙了都忘了是节,随便吃了面。其实是记得的,只是一个人,好像也没有什么过不过节,尤其是这样的节日。爸爸说他前几天刚回去给爷爷扫了个墓,本来这两天还想回去一趟,但是学校刚开学太忙了也回不去了。
我印象中的鬼节都是在开学前几天,小的时候整个暑假都是在老家度过,过完鬼节,吃过鸭腿,就开学了。那几天是家里除了过年外最热闹的几天,小孩子一大早就要被叫起来穿衣洗脸,外面的姑姑伯伯都会回去过节,大人们从早就在忙碌准备,虽然现在想来其实也就是做顿饭而已。
再长大一些,奶奶不在了,我暑假也不回老家住了,要是在节前回去一趟,爷爷一定会问七月还回来吗,临上车还要叮嘱好几遍七月一定要回来啊。老人嘴里的七月,就是鬼节那几天。虽然嘴巴上都答应会再回去,但若是逢上开学前多半也是不回了。特别是大学后要坐长途火车去外地上学,开学前两天妈妈也不会让我颠簸坐车回老家。所以通常就是爸爸回去摆供一次就好。这样想来,其实我也很多年没有过鬼节了。家里的老人不会用手机,不会事后责怪你说好了回来为什么没有回,过了也就过了。鬼节是活着的人团聚的节日。后来爷爷去世,再也没有人问我七月回不回去了,我也没有再回老家过过一次鬼节。
鬼节的三天,农村的家里会连着摆供三天。头一天大早,家里的老人会去砍两片大芭蕉叶回来铺在案头,每次摆供就在上面烧纸钱,第三天早上烧完最后一次,就把芭蕉叶捆起来扎成两个小包,用一根棍子做扁担状挑在两头,然后拿到河边让它顺着河流漂走,寓意把财富送到阴间,让阴间的亲人也能把日子过得好一些。想起之前看的《寻梦环游记》里这么一句话:死亡不是永别,忘记才是。我们来到世上,真就是到亲人心里走一遭,换来个百年后从河上漂来的纸灰。
前几天和家里视频,妈妈问我鬼节回来吗,我说鬼节又不放假怎么回去,她笑笑说以为会放假呢。我心想什么时候鬼节放过假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突然想到,原来爷爷不也是这样问我的,你七月还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