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四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四,老家的水鬼节?这一天除了不能去野外,山岭,河边,不能走夜路,最重要的,是个吃簸箕炊的日子。
簸箕炊=盛具+做法。簸箕,一种传统的竹制品,可以是盖子可以是盛具。炊,应该是和蒸一样。原本只有口语叫法,也不知道簸箕炊到底是怎么写,但后面慢慢约定俗成地好像就这么写了。
家里有一个老石磨,比我的年龄大。早年间,每逢七月十四,天微微亮,邻居们就会挑着担叮叮当当地来我家排队,老父亲弄好架子,清洗好石磨,大家就开始有说有笑地轮流着推磨磨米浆。
几乎一整天都是围着厨房转的日子,米浆差不多得到下午才能全部做成成品,要一层一层地炊熟,往往铺四五层,有原味簸箕炊,有甜的簸箕炊,还要煎一瓶老香老香的油。簸箕炊放凉后切块,甚至还能一层一层地分离,增加一种无聊的吃法。
我对家乡的眷恋,主要是簸箕炊在我生命里占有独特的地位,从小就爱吃。在广州每次看到簸箕炊都激动,但后面慢慢接受都会失望的失落。忘了有多少年没吃过自己家做的簸箕炊,那种味道,在市场上一年比一年罕见。也许不是石磨磨的米浆,也许是制作比以前更省功夫了。现在回家在镇上买的簸箕炊,蘸料也没有以前的味道了,闻香就知道是省事的做法,幸好家里人会做出一如当年的蘸料。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